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勇于管教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771716
  • 作      者:
    (美)詹姆士?杜布森(James Dobson)著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勇于管教》美国销量超过300万册/20世纪欧美很有影响力的家教书
  1972年入选50本美国白宮图书馆特别陈列图书
  文化勇士
  ——时代周刊——
  美国社会中活跃的一位
  ——华盛顿邮报——
  美国头号心理学家·美国家庭很高顾问杜博士
  父母如何设定界限?如何应对孩子的挑战?
  在纯粹的爱中勇于管教
  爱与管教联手,培养出一个健康,礼貌、快乐的孩子
  “管教”不仅在孩子与父母发生对抗时使用,“管教”实际上是父母在帮助孩子,使孩子学会应对挑战、承担责任、自律自尊
  《勇于管教》初版于1970年,在欧美已有两代父母使用了杜博士所教导的教子原则和工具。全新版《勇于管教》,修订于上世纪90年代,在美国销售超过300万册。“管教”的方法源自基督教文化,曾经作为家教传统在欧美代代相传。
展开
作者简介
  詹姆士·杜布森被誉为美国头号心理学家、家庭高级顾问,他的事业是为儿童和家庭提供帮助。左幅照片是19了0年的杜博士,那年,杜博士正在写作第一版《勇于管教》,当时他是南加州大学医学院儿童发展学的年轻教授,同时,他在洛杉矶儿童医院担任常驻医生。《勇于管教》使杜博士获得巨大成功,至今已销售了300多万册,畅销三十多年,杜博士的育儿理念惠及千万家庭。全新版《勇于管教》修订于1992年。
  右幅照片是杜博士近照,如今,杜博士是一位持证的心理学家,是美国爱家协会(FOCUSonthcFamily)的创建人和董事长,爱家协会致力于家庭的保护,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家庭机构。全球每天有2亿多人通过7,500家电台收听杜博士广播节目。
  杜博士参与政府有关家庭问题的各项事务,他是白宫家庭问题会议的特别工作组成员,受到过吉米.卡特总统的特别嘉奖。他被罗纳德.里根总统任命为青少年司法与预防犯罪国家顾问委员会成员。他还担任过司法部长的“失踪及受剥削儿童”问题的顾问、卫生部青少年怀孕预防小组的顾问以及儿童和家庭福利委员会的顾问。
  杜博士和妻子雪莉有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均已成年。
展开
内容介绍
  有些专家认为品格不是被培养出来的,他们认为很好的方法是对孩子放任自流。杜博士反对这样的观点。孩子只有在真爱和管教中才能健康成长。现今时代,不良信息、不道德行为与优秀品质在社会中共存。父母若单凭愿望和运气期待孩子拥有良好品行,那是不可能的,放任的教养方法,不仅是失败的,更是一场灾难,杜博士被称为美国头号心理学家、家庭的很高顾问,全球2亿多人通过7,500家电台,每天收听杜博士广播节目,杜博士创建联合国批准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爱家协会”,爱家协会每周收到20,000封信和电子邮件、100000个求助电话,共倾听225,000人次倾诉,50家中国电台设有“爱家专栏”广播节目。
展开
精彩书摘
  20世纪育儿原则经常在管教和纵容之间来回摇摆的原因。
  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两个极端都会给孩子的一生留下性格创伤。
  长期的压制性管教会令孩子在绝对控制中觉得屈辱,家庭中冰冷苛刻的氛围会使孩子生活在无尽的恐惧中。他不能自己做决定,人格尊严被所谓父母权威的铁靴肆意践踏。于是,长期的依赖心理、深切而长久的愤怒,甚至精神变态都会在这种压制中出现。
  那些遭受身体和情感虐待的孩子更令人担忧,虐待的悲剧在数以百万计的家庭中日复一日地上演。你根本无法相信这些父母竟会对毫无防范能力、惊呆地瞪大眼睛的孩子如此残忍。孩子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如此遭人嫉恨。这些年来,我处理过很多不被人爱和遭受虐待的孩子的案例,他们的经历令我心痛。一位可怕的父亲,在小儿子每次尿床后,都用尿湿的床单包起孩子的头,然后把孩子头朝下塞在抽水马桶里以示惩罚。还有一位心理失常的母亲用剃刀挖出了孩子的双眼,可怜的小女孩从此将在黑暗中度过一生。而且知道就是自己的母亲亲手剥夺了她的视力!如此这般可怕的事情,就在我们周围经常发生!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前面提到过的另一个极端也对孩子极为有害。如果缺乏成年人的带领,那么孩子从婴儿期开始就是自己的主人。在他眼中,整个世界都是以他任性的小帝国为中心的,因而他会常常对最亲近的人表现出蔑视和无礼。家里因他而充斥着混乱和无序,而母亲变成了邻里间最为神经紧张和绝望无助的妇人。孩子年幼时,母亲常会被困在家中,因为带着这个小火药桶到任何地方都会令她尴尬。如果这样的辛苦能养育出一个健康而又令人放心的孩子,那么虽然辛苦,但也值得,但现实显然不是这样。
  近年来,很多关于管教孩子的书籍使父母们陷入困惑,这些书籍使父母丧失了在家中行使权威的能力。父母大多没有认识到,孩子都强烈渴望自己支配自己的生活,并希望在与家长的意志对抗中获胜。
  如何压制孩子的挑衅性,又让他表达敌意和不满情绪。
  一个孩子应该有对父母讲任何话的自由,包括“我不喜欢你”,或是“妈妈,你对我不公平”这样的话。这些真实的情感只要是以礼貌的方式表达的,就不应该受到压制。在这一点上,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行为之间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任何强烈的反应,甚至是怨恨和愤怒,只要存在,我们都应鼓励孩子表达出来,但父母应该禁止孩子采取骂人和公然反抗的表达方式。比如,“爸爸,你在我的朋友面前伤害了我的感情,你对我不友善”是可接受的表达,“你这个愚蠢的白痴,为什么不在我朋友面前闭嘴?”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表达。如果孩子能像前者那样理性地表达,父亲就应该坐下来,尽量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如果父亲感到自己错了,就应该有足够宽阔的胸怀向孩子道歉。如果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就应该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他为什么这么做,以及以后如何避免类似的冲突。在不失父母尊严的情况下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是完全可能的,孩子们应该学会如何正确地表达不满。在日后的生活中,这个能力将十分有利于与人交流和沟通。
  孩子们真的希望行为受到约束吗?
  在与孩子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后,我对此深信不疑。当孩子知道界限在哪儿以及谁说了算之后,他们会获得安全感。也许下面这个例子能更加清楚地说明这一点。假设你正驾车行驶在科罗拉多大峡谷,准备通过一座悬架于离谷底几百英尺上的大桥。你第一次穿越大桥,心情一定异常紧张。(我认识一个小孩,从桥上往下看时非常害怕,说:“噢,爸爸,如果我从这儿掉下去,肯定马上就会摔死!”)此时假设两边没有护栏,你会把车开在哪边?肯定是道路中间!即使你根本不会碰到桥边的护栏,但是,护栏会让你感觉更安全。
  实验证明,儿童具有类似的心理。在教育改革运动早期,一位热心的理论家拆除了一所幼儿园的围栏。他以为去除了这些看得见的障碍,孩子们将享受到更多活动的自由。但孩子们的反应却不是这样,他们只是在操场的中间挤作一团,不仅没有跑得更远,连操场的边缘都不敢去了。
  家庭民主为何物
  明确的界限意味着安全感。一个正常的家庭氛围能让孩子感受到最大限度的安全感。他们不会有麻烦,除非他们自找。只要在界限之内,就能享受到快乐、自由和接纳。如果这就是“民主”一词在家庭中的含义的话,我非常赞同。如果“民主”意味着没有界限,或是孩子以自己设立的界限来对抗父母,我坚决反对。
  打孩子会使他成为有暴力倾向的人吗?
  家庭里的暴力行为有可能、甚至容易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暴力倾向、攻击性强的人。如果他经常遭到充满敌意、反复无常的父母的殴打,或是亲眼看到愤怒的成年人之间的打架斗殴,或是在家中感到没人爱他、欣赏他,孩子很快就会学会这些暴力游戏。因此,没有经过慎重思考的体罚是很危险的。作为父母,你没有权力因为倒霉的事情或糟糕的心情而扇孩子耳光,或是威胁恐吓孩子。正是因为这类不合理的管教,使得一些好心的育儿专家们完全否定了体罚。
  然而,我们不应该仅仅因为这种方法被错误地运用,就对其全盘否定。很多孩子对家长的违抗,需要以适当的体罚来解决。当孩子清楚父母的要求,却拒绝服从时,适当的责打是纠正这种态度最迅速有效的方法。当孩子低着头,紧握拳头,要全力对抗时,你要及时清楚地进行处罚。这样做不仅不会激发孩子的攻击性,还会帮助他们学会控制冲动,帮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与遇到的各种善意的权威和睦相处。
  当父母用合理的责打管教故意违抗命令的孩子时,就是在向他传递类似的非语言信息:他们必须明白不仅要避免物质世界中的种种危险,还应提防社交世界中的危险,如挑衅、顶嘴、自私、脾气暴躁,以及其他给自己带来危险的行为。就像物质世界中的不良后果能够塑造行为一样,孩子因故意违抗大人的行为而受到的责罚,能够制约孩子的违抗行为。这样的管教不会传递憎恨,不会使孩子感到被拒绝,也不会使孩子变得更为暴力。
  有没有人绝对不应打孩子?
  任何有过虐待儿童历史的人都不应打孩子,以免再次失去自制力;任何偷偷“享受”体罚他人的人都不应对孩子实施体罚;任何感到自己已经失去控制的人都不应再继续打孩子;此外,祖父母们如果没有得到孩子父母的许可,也不应该打他们的孙辈。
  十几岁的孩子如果不服从父母,表现粗野无礼,父母是否可以打他?
  不能。因为十几岁的孩子非常希望被当作成年人看待,他们最恨自己被当成小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挨打是他们最大的耻辱,他们憎恨挨打是有理由的。除了这个原因,还因为责打对他们已经不起任何作用。对青春期和十几岁的孩子的管教方法有以下几项:取消某种特权、经济制裁和其他非体罚形式。充分发挥你的创造力吧!
  孩子被小孩打能否自卫?
  教导女儿不能打人和伤害别人是非常明智的,但是,自卫是另一个方面。孩子们不会怜悯一个没有自卫能力的孩子。孩子们一起玩的时候,每个人都想得到最好的玩具,每个人都想制定最有利于自己的游戏规则。如果他们发现只要挥动拳头去打同伴,就能占上风的话,那么,一定会有人受到伤害。我敢肯定,在这个问题上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是我坚持认为你应该教导孩子在受到攻击时进行还击。
  通常来说,父母要向孩子强调打架的愚蠢和错误,但是,强迫孩子站在那里被动挨打,无异于把他交在冷血同伴们的手中任人肆意摆布。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应对孩子的挑战005
第二章 管教的首要原则——培养孩子对权威的尊重011
第三章 管教的另外四项基本原则027
第四章 管教原则的具体应用——问题与回答043
第五章 神奇的工具(一)059
第六章 神奇的工具(二)077
第七章 学习中的管教091
第八章 学习的障碍117
第九章 道德教育与管教145
第十章 致天下母亲173附录18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