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筒子楼的故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72674
  • 作      者:
    陈平原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饭桌上聊出来的“闲书”。
  汇集了北大中文系20余位教师对筒子楼居住时期工作生活情景的回忆文章。作者有唐作藩、谢冕、孙玉石、严绍璗、钱理群、温儒敏、陈平原、孔庆东等。陈平原先生说:“作为过来人,我们怀念那些属于自己的青春岁月与校园记忆。”
展开
作者简介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大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等从事研究或教学。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研究等。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一、二、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1995,1998,2003)、第一、二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2006)、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6)、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当年游侠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等著作三十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年起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展开
内容介绍
  《筒子楼的故事》汇集了北大中文系二十余位教师及家属回忆在北大筒子楼工作生活经历的文章。筒子楼是20世纪在中国高校中相当普遍的教工宿舍,营造出特定时期的文化生态,其居住条件构成了书中诸多学者感悟人生的重要对象,成为他们塑造文化风格的影响因素。书中几代学人记述了艰苦的求学治学经历,感人的师友交往,苦中取乐生活场景,读来令人叹息,又富有趣味,留下了对特殊时期的生动叙述。
展开
精彩书评
  随着校园改造工程的推进,这些饱经沧桑的旧楼,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被拆掉。趁着大家记忆犹新,在筒子楼隐入历史之前,为我们的左邻右舍,为那个时代的喜怒哀乐,留-侧影,我以为是值得的。
  对于昔日筒子楼的生活,谈好说坏,都不得要领。你想很辩证地来个三七开、四六开、五五开,也不是什么好主意。那是一代或几代人的生命记忆,而且,还连着某一特定时期的政治史或学术史。我的想法是:先别褒贬,也不发太多的议论,“主此存照”,供后人评说。
  ——郑平原
展开
精彩书摘
  燕园里曾经出现过的一大片十分简陋的大通间简易楼,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但在全国院系调整后的头几年,这里却是全校最有活力最热闹的地方,因为这是新北大全校男女同学主要的居住地区。这片地区大致从现在的百年大讲堂东边的马路对面(当时电教大楼、光华学院还没影儿呢),向东南方向一直扩展到二教、三教、四教周围,东北方向已经快接近现在逸夫大楼的马路边了。当时这块地方叫燕农园,四教南边的五四操场当时都管它叫“棉花地”。这些旧称反映了老燕大过去是一所西方体制的综合大学,理工农医文法商,各科都有,甚至还有音乐系,马思聪曾担任过系主任。南阁北阁又叫音乐阁,是音乐系学生上课,练琴练唱的课室。现在灯红酒绿、留学生聚居的勺园,当年却是燕大农学院的水稻实验基地,四周一片田园景色。
  当时,新北大汇合了清华燕京等几所大学的文理各科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人数骤增数倍,燕园的学生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以及教职员工的家属宿舍,连同其他一切生活设施,全线告紧,而一切必须在短时期内全部解决。否则,秋季一开学,各路兵马一集中,全校势必陷入大混乱。当时在市政府和教育部的领导下,学校在保证教学方面,首先迅速新建了哲学楼、文史楼、生物楼、化学楼、教室楼(一教)等一批供学生上课和自习的大楼。因为是百年大计,这些教学大楼盖得十分讲究,都是与燕园相般配的有宫殿式大屋顶的优雅古典的建筑,跟燕园过去的建筑浑然一体,不知道燕园历史的人已经很难区分了。但是,时值建国初期,又加上抗美援朝,由于财力物力的限制,同时也为了抢时间赶速度,学校在生活设施的基建方面就不能这么讲究了。在中关园,也就是过去燕京大学的苗圃(也是燕京校长司徒雷登夫人墓地所在之处),赶建了将近三百座红砖简易平房,作为教职工家属宿舍。当时,我因熟悉燕园的地理环境,被派遣负责中关园的迁入接待工作,所以我比班上的同学早一步认识好些文科的名教授。中文系的季镇淮、王瑶、冯钟芸、肖雷南、吴小如、章廷谦(川岛)、周祖谟、林焘等各位先生,1952年都是先在这里落脚的。除了教工宿舍之外,学校又在燕农园赶建了15栋学生宿舍,灰砖两层楼;同时在现在百年大讲堂的这一块地方盖了一座可以容纳两千多人站着用餐的大饭厅,这里也是开全校大会和看电影、文艺演出和举办舞会的地方。这样,全校师生员工的教学和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了基本的保障,一切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那时候的这一批学生宿舍简易楼,简单得实在够可以的。两层的灰砖楼房,每一个门栋一进去,就是由楼梯隔开的左右两个大通间,楼上楼下一共四间,每层各有一间大盥洗室。每一个大通间的内部格局都是一样的:一个大通间用不砌到顶的楼板,隔成三格,就跟火车上硬席卧铺车厢那样,但更为简单。室内没有暖气,冬天每个大通间配备两个大炉子,煤块儿就堆在楼外,学生还得自己管好炉子,否则晚上就要挨冻。大通间每格住8个人,三格合计共住24人,每格四个上下铺的双人床,四张单人小课桌,两个小书架,每人一个小方凳。这张方凳极为重要,不仅在宿舍里要用,而且每逢开全校大会、听报告、看电影、看演出都要自带凳子,免得站着。丢了凳子,必须想方设法去“捡漏”,找补一个,否则处处不方便。
  从未名湖畔两三人一间的古典式筒子楼宿舍到燕农园24人一个大通间的简易楼宿舍,就居住条件说当然是一个大幅度的下降,但就学习方面说却是一个直线上升。因为院系调整后的北大中文系,集北大、清华、燕京、中山大学语言学系等几所大学的名家名师于一系,其教师阵容之强大,课程设置之多样,教学内容之充实,确实处于全国其他高校之先列。当时,林庚、游国恩两位先生的古代文学史,吴组湘先生的小说分析,浦江清先生的戏曲小说选,王瑶先生的新文学史,王力先生的汉语发展史,魏建功周祖谟两位先生的文字音韵训诂,高名凯先生的语言学概论,袁家骅先生的汉语方言学,岑麒祥先生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凡此等等,使我们大开眼界,其中有许多课程都是当时其他高校还无法开设的。所以吸引了全国许多高校的青年教师来进修、听课,后来这一大批青年教师大都成为各自高校中文系的学术骨干和领军人物。作为学生来自三校的同学也都如此,虽然居住条件都比以前差了很多,但是对知识的渴求,学习情绪之高涨,听课之积极,政治上的进取心,都是过去无法比拟的。1952年的全国院系调整,对新中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应该说是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P29-31
展开
目录
想我筒子楼的兄弟姐妹们(代序)
形形色色“筒子楼”
怀念50年代住在未名湖畔的朋友
燕园忆旧(1950—1954)
孩子们在燕园成长
燕园长屋与迷糊协会
世事沧桑话住房
湖畔的雪泥鸿爪
半间“小屋”旧事琐忆
我与筒子楼
我的生命的驿站——20年北大筒子楼生活拾碎
往事杂议
筒子楼的回忆
家住未名湖
19楼的回忆
我的那间小屋
北大“三窟”
燕园筒子楼琐忆——从19楼到全斋
我们家的八年筒子楼生活
“非典型”的筒子楼故事
44楼杂记
我在燕园住过的那些地儿
筒子楼杂忆
末代筒子楼
附:北京大学校园简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