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公司的力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049313
  • 出 版 社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公司的力量》——中央电视台独家授权,《大国崛起》姐妹篇。 《大国崛起》原班人马,历时两年,奔赴欧亚美8国,深入50余家世界级公司。 5位诺奖得主,9大商学院院长精彩阐述,170余位资深学者和商界领袖深度对话。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展开
作者简介
    总导演 任学安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副总监,工商硕士。历任《经济半小时》和《证券时间》制片人、央视经济部副主任等职。主要作品有《人在97》、《20年20人》、《大国崛起》、《复兴之路》、《城市中国》、《品牌中国》等。
    总撰稿 周艳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副总监。主要作品有《丰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雪域明珠》、《半个世纪的回响》、《大国崛起》、《复兴之路》 、《中国故事》 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公司的力量(精华本)》由曾取得重大社会反响的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复兴之路》总导演任学安率原班人马,历时两年、跨越八国、实地拍摄数十家公司、采访百余位中外学者,精心创作完成。
  《公司的力量(精华本)》是中国第一部深刻探讨公司制度的电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精华本)》将节目精华集结于书中。它以世界现代化进程为背景,梳理公司起源、发展、演变、创新的历史,讨论公司组织与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创造、社会生活等诸多层面之间的相互推动和影响,旨在以公司为载体观察市场经济的演进,探寻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成长的中国公司的发展道路。
展开
精彩书摘
  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 20世纪70年代,美国普强公司的新药“帕纳巴”十分畅销,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现,这种药的副作用能致人死亡。
  普强公司召开了特别董事会,最终决定继续销售并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因为,药品撤市时间每拖延一个月,公司就能多挣100万美元。
  消息披露后,整个美国为之震惊。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教授阿姆斯特朗,专门设计了一个角色扮演的实验来研究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他描述说:“当我询问那些投有卷人事件的人,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并问他们会怎么做时,97%的人表示会将药品撤出市场。” 但是,当实验者转而扮演起普强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后,同样的问题却得到了完全相反的答案。
  董事会上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有人想辞职,有人很沮丧,还有人大声争吵,但最终没有人提出将药品撤出市场。
  普强实验在十多个国家重复了近百次,结果大同小异。每一组扮演董事会成员的人都认为,这体现了公司的本分,即股东利益最大化。
  “股东利益最大化”,公司绕不开的一个词,是造成许许多多悲喜剧的根源。
  当然,公司会具有破坏性,这是可能的,甚至是很自然的。公司有时会与我们所追求的某些社会价值背道而驰。因为公司需要回报那些投资者。
  (大卫·密特雷恩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院长)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公司曾经洗劫了美洲、非洲、亚洲;它将几百万人变成“商品”;被它强迫迁移的还有难以计数的植物、动物、矿物,甚至包括细菌和病毒。从郁金香到房地产,从阿姆斯特丹到新阿姆斯特丹,从1637年到2008年,无数次的股市泡沫都没能阻止下一次的铤而走险。
  首相下野、总统入狱、高官落马……他们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金钱与权力的交易,如同一个无法根治的顽疾。
  当人被物化成机器时,公司却似乎比机器更冰冷,它苦恼的是自己“ 只需要一双手,但却不得不雇用一个人”。
  自公司诞生之日起,对于它的种种指责就从未消失过。根植于人性深处的贪婪并非公司之罪,但其却因公司而被无限地放大了。然而,逐利的欲望和自利的动机,既是灾难和危机的培养液,也是公司永葆活力的不竭之源。公司的功与过,都来自同一个母体。
  欲望是人的本能。人们想过更富裕、更便利的生活,这种欲望成为动机,使科学技术获得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发明和新的发现。其结果是在欲望的推动下,创造了今天的现代文明和社会。
  (稻盛和夫 日本京瓷集团名誉董事长) 美国经济学家德隆的研究表明:“从旧石器时代到公元2000年的250万年间,人类花了99.4%的时间,也就是到15000年前,世界人均GDP达到了90国际元;然后花了0.59%的时间,到公元1750年,达到180国际元;从 1751年到2000年,即在0.01%的时间里,达到6600国际元,增加了37倍。
  换句话说,人类97%的财富,是在过去250年——也就是0.01%的时间里创造的。” 带来这250年财富迅速增长的机制,就是市场经济,而公司组织正是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细胞。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时就提出了“交易成本 ”理论,认为公司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科斯指出,当市场交易成本高于公司内部的管理成本时,公司便产生了。
  市场经济首先是一种可以进行自由交易的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可以选择投资和参与经济活动,也可以和别人联合组建公司。
  (皮埃尔·西里尔·赫特科尔 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我们还没有找到公司的替代品。可以在市场经济中从事商业活动。同时,我们也没有找到市场经济的替代品。
  (迈克尔·斯宾塞 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作为市场经济中不可替代的组织,公司在人们爱恨交织的复杂目光下成长、校正、自我更新。
  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出来的“2009年全球最有权力人物排行榜” ,前10名中有5名出自公司,在财力、影响力和权力的综合考量后,他们的名字和国家首脑、宗教领袖及王室成员列在一起。
  公司正在改变世界的权力结构,以至于人们甚至开始担心,最终有一天,公司会收购国家。而不论我们是欣喜还是担忧,公司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
  ……
展开
目录
序言 为了远行的回望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 罗明
公司与现代社会
五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采访撷英
第一章 公司!公司!
1 无处不在的神奇组织
2 崭新生活的巨大推手
3 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
4 过往岁月抑或未来生活?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二章 市场无限
1 皇家特许的光辉岁月
2 失去魔力的摇钱机器
3 把公司还给市场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三章 猎富时代
1 狂飙突进的新大陆
2 奋起直追的欧罗巴
3 托拉斯盛景的幻灭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四章 进步之痛
1 “天堂”里的劳资战争
2 公平与效率的博弈
3 摒弃“丛林法则”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五章 危机时刻
1 “大萧条”席卷全球
2 浮华年代深藏祸患
3 政府伸出“有形之手”
4 重新定义市场经济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六章 谁执权杖
1 公司王朝的世代交替
2 职业经理人华丽登场
3 现代公司治理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七章 各领风骚
1 日本经营理念的孕育
2 西方“面孔”下的东方“灵魂”
3 高峰低谷间的思考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八章 创新先锋
1 创新,时代的引领者
2 科技,经济的发动机
3 奇迹,靠什么实现?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九章 本土雄心
1 第一波公司热悄然退场
2 风雨苍黄中的民族资本
3 从计划到市场的艰难变革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十章 地球无疆
1 跨越国界的开疆拓土
2 胸怀全球的资源整合
3 文化碰撞下的本土化
4 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独家访谈
启示录
附录:公司发展大事记
后记 因为山在那里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总导演任学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