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616344
  • 作      者:
    余秋雨著
  • 出 版 社 :
    岳麓书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余秋雨先生七年来唯一新作震撼面世;从北大到台大,撼动青春学子的四十七堂课,带您走进历史光亮的轨迹;历史的魂魄和历史的韧性一起回来了,中国文化人终于比过去任何时候更清楚地知道:我们是谁。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中文繁体版2010年10月由台湾天下远见公司出版,立即成为畅销书,在华语世界引起轰动。此次由岳麓书社出版其简体本,余秋雨先生又在原版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完善。
展开
作者简介
  余秋雨,浙江慈溪市桥头镇人,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剧协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摩挲大地》《寻觅中华》等,文化通史《问学余秋雨》长篇记忆文学《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等,学术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中国戏剧史》《艺术创造论》《观众心理学》等。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其中,《信客》被选入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科书。《都江堰》被选入人教版高中必修三语文教科书。现任《书城》杂志荣誉主编。
展开
内容介绍
  余秋雨先生七年来唯一新作。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一书的主体内容是余秋雨先生以整整一年时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艺术学院的部分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内容是中华文化史。它与大学规范的文化史课程不同,只探讨一个现代人应该对漫长的中华文化史保持多少记忆。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采用了一个新颖的形式来解读中华文化,即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再加上课后与学生间的“闪问”、“闪答”,使《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精彩纷呈而明白晓畅。对于中华文化史的讲述,《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也不是按部就班地泛泛而谈,而是以点带面。对于文明早期特别强烈的文化亮点,在余先生看来,它安顿了中华文化的精神魂魄,重点论述;而对于后期那些漫长的历史走廊,则快步走过。这是余秋雨心中的一部中华文化史,也是一部充满强烈色彩感的中华文化史。余先生以其饱学和情感,向国人传递文化记忆,以人类四大古文明中保留最完整也最璀璨的中华文化,敲响世界文明之钟。《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一书繁体版2010年在台湾出版,在华语世界引起轰动。
展开
精彩书摘
  余秋雨:每当我在世界各地看到文明殒灭的证据时,总是感到非常震撼。看到一次就震撼一次,看到十次就震撼十次。看得多了,也就慢慢形成一个结论,那就是:每一种文明的灭亡都是正常的,不灭亡才是偶然的。灭亡有多种等级。土地的失去、庙宇的毁坏,还不是最高等级的灭亡。最高等级的灭亡是记忆的消失,而记忆消失的最直接原因,是文字的灭亡。中华文明是特例中的特例。人类最早的四大古文明中只有它没有中断,不仅遗迹处处,而且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记忆系统,连很多琐碎的细节也在被后代长时间折腾。大家知道,太琐碎的记忆,很容易导致记忆的失去。因此,我一开头就要设立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记忆,最好从哪里开始呢?王牧笛:我认为应该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开始。整个中华文化正是在诸子百家的背景下得以展开的,而且,诸子百家的记忆比神话传说要真实可信。也有人认为中国的文化记忆应该起源于秦汉,因为中国真正延续到现在的一种文化体系,不论是正统还是道统,都是以秦汉作为基本的规制。万小龙:我觉得应该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最初的文化记忆大多来自于物质,来自于生产生活,无论是半坡还是河姆渡,物质文明提供了记忆的可能,否则记忆怎么可能流传?王安安:我倒觉得,“文化”记忆并不一定要以物质为依据。早在那之前,我们的远古时代就流传着许许多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它们才应该是文化记忆的开端。余秋雨:把神话作为记忆的起点,我赞成王安安同学的这个想法。神话就是为后世记忆而产生的,它们作为“集体无意识”的审美形态,已经成为我们记忆的基础。但是,神话太飘缈了,缺少物态支撑,因此人类还是要靠历史学、考古学来唤醒文化记忆。文化记忆的唤醒,并不像万小龙和王牧笛设想的那么按部就班。它往往由一种发现激活全盘,就像在欧洲,维纳斯、拉奥孔雕像的发现,庞贝古城的出土,激活了人们的遥远记忆。记忆不是一个严整的课本,而是一个地下室的豁口。记忆不是一种悠悠缅怀,而是一种突然刺激。我想在这里讲一段往事,说明一种文化记忆的被唤醒是何等惊心动魄的事情。这也是我们全部课程的一个隆重开头。这是中华文明面临灭亡的时刻,距离现在并不遥远——十九世纪晚期。当时的政局、当时的国土、当时的民心,就像盘子一样出现了一条条很大的裂缝,盘子里的文明之水眼看很快就要全部漏光。就在这时,一八九九年的秋天,在北京有一个人发现了甲骨文。这次发现,重新唤起了中国人关于自己民族的文化记忆。这个人叫王懿荣,时任国子监祭酒,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的掌门人。他生病了,发现一种叫做“龙骨”的药材上面有字。所谓“龙骨”,其实也就是古代的乌龟壳和动物的骨头。王懿荣是一位研究中国古代钟鼎文的金石学家,他觉得这应该是非常遥远的古人占卜用的一种记录,这里有祖先的声音。王懿荣还没有来得及研究,命运就发生了巨大的转折。他当时还担任着另一个很紧迫的职位,叫做京师团练大臣。朝廷派他和义和团联系,同时处理关于防卫北京和抵抗八国联军的事务。一九〇〇年八月十五日,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逃离北京。作为一个负责防卫事务的长官,他不愿意成为八国联军的俘虏,于是选择了自杀殉国。我相信他去世前肯定有很多不舍,最放不下的也许就是他书房里边的那一堆甲骨。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甲骨文的突然发现,在这风雨飘摇、血迹斑斑的时刻,似乎有一个神秘的声音在启示这块土地:你们不该这样灭亡,你们应该去听一听童年的声音!此时的情景,中华民族就像一个遍体鳞伤的武士,在奄奄一息的时候,突然听到了自己童年的歌声。他会精神一振,想起自己生命的本原,思考自己生命的价值。他一定会撑着长矛慢慢地站起来,这就是我们民族当时的形象。而那童年的歌声,就来自甲骨文。世界上所有其他古文明灭亡的时候都没有听到这个声音,而当后世的考古学家发现他们远古的声音时,这种文明早已不存在了。也就是说,当童年的歌声传来时,武士们已断气多时。一八三九年玛雅文明被发现时,它已经灭亡几百年了;一八七一年特洛伊古城被发现时,特洛伊文明早已消失了三千多年;一八九九年古代巴比伦文明被发现时,古代巴比伦文明也已经灭绝了三千多年,这个时间和甲骨文被发现是同一年。甲骨文连接的中华文明没有中断,但是古巴比伦文明已经灭亡很久了。一九〇〇年,也就是王懿荣自杀的那一年,古希腊的克里特文明被发现,而这个文明在三千六百多年前就没能继续;再晚一点的一九。二年,当古埃及文明重新出现在考古学家面前时,这个文明也消失几千年了。幸运的是,当中华民族童年的歌声传来的时候,这个文明还存在。上天似乎担心我们听不懂甲骨文的声音,就在王懿荣自杀前不久,敦煌的藏经洞又被发现了。接二连三地让我们听到自己童年的声音、青年的声音,告诉我们这种文明命不该绝。正是这种歌声,重新唤起我们对文明最初的记忆。王安安:我很喜欢秋雨老师关于临死武士听到童年歌声的比喻。一种文明的童年歌声在血泊中听到,才更加惊心动魄。秋雨老师用发现甲骨文的故事来开启一门有关文化记忆的课,也让人觉得惊心动魄。但是,具体来说,王懿荣能不能不自杀?如果他继续研究甲骨文,能不能把文化使命完成得更完整?我想到了一个小故事,数学家阿基米德在临死前,当古罗马士兵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时,他只平静地说了一句:“请让我演算完最后一道题再杀死我。”如果是王懿荣,他会作出这种选择吗?余秋雨:这就是东、西方知识分子的重大差别,王懿荣一定会把朝廷使命放在第一位。但是,一百多年过去,历史记住他,只是因为他发现了甲骨文——一种文化记忆的唤醒。结果,他的自杀,也就不再是政治祭奠,而变成了一种文化祭奠。在他之后,还有好几位祭奠者,具体原因不一,但都为一种文化记忆的唤醒支付了生命的代价。这是一个悲壮的课程,我们下次继续。P37-40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闪问
北大的闪问
台大的闪问

第二部分 课程
第一课 童年的歌声
第二课 文明的咒语
第三课 那里没有路标
第四课 文明的胎记
第五课 稷下学宫和雅典学院
第六课 人类文明的早期分工
第七课 世界性的老子
第八课 让我解释几句
第九课 寻找真实的孔子
第十课 一路冷遇成就的伟大
第十一课 黄昏晚风萧瑟
第十二课 君子的修身与治国
第十三课 关于下一项记忆的争论
第十四课 一个让我们惭愧的名字
第十五课 中国会不会因他而走另一条路
第十六课 诸子百家中文学品质最高的人
第十七课 一个难解的世界奇迹
第十八课 长江推举他出场
第十九课 生活在别处
第二十课 何为诗人
第二十一课 "二十四史"的起点
第二十二课 汉武帝的大地遇到了司马迁的目光
第二十三课 《史记》的叙事魅力
第二十四课 失落了的文笔
第二十五课 混乱和美丽同在
第二十六课 如果换了文学眼光,三国地图就完全改变了
第二十七课 中国历史上最奇特的一群文人
第二十八课 一座默默无声的高峰
第二十九课 光耀千古的324个字
第三十课 第一个知名画家
第三十一课 因谦恭而参与伟大
第三十二课 凉州风范
第三十三课 中华文化为什么会接纳佛教
第三十四课 文明的制高点
第三十五课 盛唐是一种心态
第三十六课 诗人排序
第三十七课 顶峰对弈
第三十八课 没有人救他们
第三十九课 多记一个名字
第四十课 夕阳下的诗意
第四十一课 精雅大汇集
第四十二课 一群疲惫的文学大师
第四十三课 九十年的尘埃
第四十四课 文化专制下的沉闷
第四十五课 五百年斯文所寄
第四十六课 远方的目光
第四十七课 太不容易了
告别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