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世界民族.第二卷,种族与语言,Race and language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20293
  • 作      者:
    郝时远,朱伦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在现代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采的甲国,国际视野已经全方位打开。有关世界各国的丛书、手册、百科、图集和专题性著述大量出版.但是从民族学、人类学的学科视野观察和记述这个民族大干世界的著述尚付阙如。特别是在民族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事务形势下,政界、学界和社会各界对这个多民族世界的认知需求日益增长,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策划和启动了本部《世界民族:种族与语言(第2卷)》的编撰工作。
  由于这项具有工程性的研究工作涉面很广,如各卷所示的历史与现实、种族与语言、宗教信仰、文明与文化这些宏观的题目,又如以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为区域的国别性分类,所以研究和编写的过程也相当长。正因为如此,本部《世界民族:种族与语言(第2卷)》中的资料、数据和学术研究成果的吸收也打下了编写过程的烙印,其中不乏遗憾之处。但县,这毕竟是一项有创建的工作,也是一项基础性的建设。
展开
精彩书摘
  在三大人种分布区的接合地区形成了若干混合人种,它们的体质特征一般兼有相关两大人种的特征,使人类的体质表现型特征多姿多彩,从而形成真正的大干世界。
  欧罗巴人种与赤道人种之间形成东北非的埃塞俄比亚类型和南印度的达罗毗荼类型。
  埃塞俄比亚类型的主要体质特征是:肤色由浅咖啡色直到深巧克力色,通常为卷发,但螺旋状卷曲的程度比尼格罗人弱。胡须少或中等,唇厚中等。但是,就面部特征而言,更接近于欧罗巴人种,例如鼻宽在大多数情况下,变异范围为35-37毫米,鼻指数为69-73,很少见到扁平状的鼻子,突颌型表现微弱或没有,面很狭,面指数高,长头型,身材在中等以上,身体比例为修长型。
  达罗眦茶类型(也称南部印度型)体质特征是:从整体上看,与埃塞俄比亚类型很接近,但发形较直,身材较低。面部似略低而稍宽。处于维达人类型与印度一地中海类型之间的过渡形态。
  欧罗巴人种与蒙古人种之间形成乌拉尔类型和南西伯利亚类型。
  乌拉尔类型的体质特征是,在许多方面,处于白海一波罗的海类型和北亚类型之间的位置。蒙古人种的一切特征在乌拉尔人种中都弱化了,只有一点例外一鼻背凹陷,这是它的突出标志。
  南西伯利亚类型(也称图兰人种,或称中亚类型)体质特征是:杂色眼所占百分比相当高,尽管该类型的蒙古人种特征总的看来表现不突出,但面高和颧宽数值都很大,不小于北亚类型的一些特征。此外,该类型还表现为鼻背前突或呈直形,唇厚中等。
  在蒙古人种和赤道人种东支之间形成了波利尼西亚类型和阿伊努类型。
  波利尼西亚类型体质特征是:许多特征处于中性状态,表现为波形发,浅咖啡色一浅黄色皮肤,中等发达的第三期毛被,中等突出的鼻子,中颌型,嘴唇比欧罗巴人种略厚,相当明显的突颧骨;典型的波利尼西亚人种身材高大,面部宽大,鼻子的绝对宽度很大,几乎同尼格罗人种一样,鼻指数相当高,但明显低于尼格罗人种,同蒙古人种的上限大致相当。其颅骨特征是颅盖很高。
  ……
展开
目录
上篇 种族与民族
第一章 人类的种族
第一节 人类的发祥及有关理论
一 非洲是人类的发祥地之
二 “一源说”与“多源说”
第二节 种族的分野
一 种族的分类法
二 各大人种的成因、命名及分化过程
三 有待探索的问题
第三节 种族的共性与特征
一 欧罗巴人种的特征
二 蒙古人种的特征
三 赤道人种的特征
四 各混合人种的特征
五 各种族的共同性大于差异性
第四节 人种的混合与趋势
一 人种的流动与混合
二 地理大发现前后的变化
三 当代移民与人种的融合
第二章 欧罗巴人种各民族
第一节 欧罗巴人种在地球上的分布
第二节 欧罗巴人种各民族的地区特点
一 高加索地区
二 欧洲地区
三 西亚地区
四 北非地区
五 中亚地区
六 南亚北部地区
七 美洲大陆、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南非地区
第三章 蒙古利亚人种各民族
第一节 蒙古利亚人种的形成
第二节 蒙古人种的扩散
第三节 蒙古人种各民族的分布及族源
一 蒙古人种北亚类型各民族
二 东亚类型各民族
三 南亚类型各民族
四 马来类型各民族
五 北极类型各民族
六 美洲印第安类型各民族
第四节 蒙古人种的各种类型及其典型特征
第四章 赤道人种各民族
第一节 赤道人种在地球上的分布
第二节 赤道人种各民族的地区特征
一 非洲地区
二 大洋洲地区
三 南亚南部及东南亚部分地区
四 美洲的尼格罗人种分布区
第五章 种族与民族的关系
第一节 种族与民族的区别和联系
一 种族与民族的概念
二 种族与民族的关联
三 种族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各类种族主义思潮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一 种族主义
二 种族歧视
三 种族隔离
四 种族灭绝
第三节 种族与民族矛盾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种族与民族矛盾
二 种族与民族关系的现状
三 种族理论的最新发展
四 种族与民族问题展望

下篇 语言与民族
第六章 世界民族的语言
第一节 世界语言知多少
一 语言的数量
二 划分语言和方言的标准
三 语言名称不确定
四 语言的谱系分类
五 世界诸语系、语言使用概况
第二节 语言的起源
一 古代埃及国王的“实验”
二 猩猩和狼孩学说人话
三 语言如何产生
四 语言何时产生
第三节 文字的产生
一 原始文字
二 古代文字
第七章 亚洲各族语言
第一节 亚洲西部、中部各族语言
一 突厥语族
二 蒙古语族
三 通古斯语族
四 朝鲜一日本一冲绳语族
五 阿依努语
六 古西伯利亚诸语
七 汉藏语
八 苗瑶语
九 台一卡岱语
第二节 亚洲南部、西南部各族语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