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政府、市场与大学:中国大学办学定位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53040
  • 作      者:
    郭秋平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郭秋平,男,北京大学博士毕业,中央党校博士后,现任河南科技学院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先后在《新华文摘》、《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政府、市场与大学:中国大学办学定位研究》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以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为背景,以大学办学定位的历史与逻辑演变为主线,用资源依赖理论、组织变革理论、制度理论、博弈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系统介绍和分析了中国大学从政府维度的问题导向型的办学定位进而演化为政府维度的问题导向型和市场维度的机会导向型相结合的办学定位,最后演化到政府维度、市场维度和学科维度相结合,问题导向、机会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的办学定位演变历程,研究了中国大学办学定位逻辑主体的演进逻辑、驱动机制和动态博弈选择,从而折射出中国大学与政府和市场的三维动态耦合关系,进而阐释了在中国大学办学自主权逐渐增大,政府的强制性路径变迁逐渐弱化,市场诱惑性路径变迁逐渐加强的趋势下,大学面对政府和市场两大利益相关者进行的迎合政府、面向市场和文化自觉的策略选择。
展开
精彩书摘
  《政府、市场与大学:中国大学办学定位研究》:
  市场协调的结果之二是大学相继抬高自身的目标定位,其目的是吸引高素质学生。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初期以来,全国性的教育市场已经形成,选拔性和竞争性成为这一市场的突出特点。高校适应教育市场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自身在市场中声望的重视。声望是通行的货币,也被称为“地位市场”,是大学进行市场推销的一个维度。对声望的重视也使得大学被置于竞争性的教育市场中,学院的招生人数和招生分数都被公布于众,申请人数和录取分数的高低成为标识高校是否受欢迎的指标,尽管这一指标有时带有偶然性。声望的高低最初只是人为确定的,是为学生填报志愿和选择报考的院校服务,现在已然通过大学排行榜来定义。在大学排行榜中,学校的性质、各项指标的得分以至于是否能上榜都成为大学关注的重点。二是对博士授权点的追逐。博士教育,尤其是科学领域中的博士教育,代表了高等教育中最完善的竞争市场,也代表了申请者最想进入的院校(系),拥有博士授予点的院校往往能竞争到高素质的学生,并能通过博士项目获得更多的研究经费和博士助教,以至于近年来,高校纷纷争取成为博士教育的授权单位。三是对研究性师资的渴求。大学希望吸引最具生产能力的学者加入他们的教师队伍中,并且竭力为他们提供研究设施和帮助,甚至通过降低教学义务,允许他们将重要的时间份额投入科学研究之中,以提高他们的生产率和生产效益,最终在大学竞争性市场中占领较大的份额,增强自身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市场协调的结果之三是大学内部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措施,比如设置一些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和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课程等。这些措施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使大学渐渐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其驱动力在于教育中的同伴效应以及依赖质量竞争吸引高素质学生。对于前者而言,伴随着学校声誉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成就学生成了院校质量的主要广告之一。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市场分化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容纳较强的人力资本,次要劳动力市场容纳较弱的人力资本。如果一所高校能培养较强的人力资本,那么这所高校就会吸引更多的生源与师资。对于后者,大学已经把增加的投资中最大的一份投入到吸引并“取悦”学生中。这种“取悦”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体现:一是适应市场需求在大学内部开设了跨学科和热点问题研究的新课程,这些课程的设计极大满足了学生渴望得到的智力素质提升的需要,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二是增加本科生的研究机会。这一做法突出了本科教育中研究的积极作用,并强调了向教学研究型大学或研究型大学发展的独特优势,大学的研究声望也被直接用以吸引本科生;三是逐渐提供舒适的环境,满足学生生活、购物等的需求。今日的大学,在迎合学生消费者的品位方面走得很远:一些地方建设了气势恢弘的大学城,提供学生生活设施、课外活动场地以及满足学生网络课程学习的需要等。但这一做法也使得高校将更高的教育支出比例投入到了教学以外的领域。
  随着市场调节带来的大学利益的增加,依据市场进行办学定位调整必将获得绝大多数大学组织成员的认可,成为一种稳定的演化博弈策略;但也会出现部分组织成员的反对,如过于市场化强调了大学办学的经济性,却忽视了对文化的关切,他们会要求大学在教学、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上,更加专注于教学,将教学放在大学使命的中心位置。随之,大学办学定位再次进入动态博弈的过程。
  从我国大学发展的历史来看,绝大多数的公立高校在历史上都是受到政府主导定位的影响的。虽然这一定位方式减轻了大学发展的压力,并给予大学在运行中的大量自主权,但也使得大学办学视野较为狭窄。自市场经济侵入高等教育以来,大学最大的挑战已变为如何平衡政府主导定位和市场协调定位的关系。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资源依赖理论
第二节 博弈论及演化博弈论
第三节 组织变革理论
第四节 制度理论
第五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三章 中国大学办学定位的逻辑演变
第一节 中国近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及大学办学定位的雏形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型”办学定位的确立与发展
第三节 “政府+市场”的办学定位趋势
第四节 “政府+市场+大学”办学定位的凸显

第四章 中国大学办学定位的逻辑演进分析
第一节 大学办学定位逻辑主体演进的逻辑分析
第二节 大学办学定位演进的驱动机制
第三节 市场介入下大学与政府的动态博弈分析

第五章 中国大学办学定位的策略选择
第一节 中国大学办学定位的策略选择机制
第二节 大学办学定位的策略选择行为

第六章 案例分析:河南科技学院办学定位的演变及效能
第一节 学校办学定位的历史演变和特点
第二节 学校办学定位调整的驱动机制
第三节 学校内部利益相关者对办学定位的识读
第四节 学校办学定位调整的实践
第五节 学校办学定位变革的效能
第六节 学校办学定位调整的能力分析

第七章 中国大学办学定位演进的愿景
第一节 中国大学办学定位演进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大学办学定位的共性问题分析
第三节 中国大学办学定位演进的关注点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