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共外交和民间合作有助于巩固中非共同发展的民意基础
近十多年来,随着中非关系快速向广度和深度扩展,中非关系中的国际因素(特别是西方因素)开始凸显。感到中国人动了自己在非洲的“奶酪”的一些西方政客、媒体和非政府组织开始把聚光灯对准中国政府、公司乃至个体户在非洲的一举一动,用放大镜观察中国人在非洲可能产生的任何瑕疵或者非洲人在中国有可能遇到的任何“不公正”待遇。而随着中非关系,特别是民间交往的扩大,出现一些问题的概率也自然会上升。为加强中非人民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有力和有效地回应西方散布的所谓“中国新殖民主义论”和“掠夺非洲资源论”,巩固中非共同发展的民意基础,必须要高度重视和搞好对非“公共外交”和中非民间交流和合作。
1.中国对非的公共外交历史悠久并重新启航
中国与非洲虽在地理上相距万里,但相互间的友好交往却源远流长,自公元前2世纪中国汉朝时张骞通西域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支持非洲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斗争,增进中非人民之间的交流和友好一直是我们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据统计,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0年,非洲4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民族解放组织的领导人、爱国知识分子及工会、青年、学生、妇女组织的代表和各界人士曾通过各种民间渠道访问中国。非洲国家和人民不畏西方的强权和阻挠,支持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的正义事业,帮助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则在自身经济还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向非洲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各类经济和政治援助,以支援非洲国家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政治独立。20世纪60年代,中国同12个非洲国家签订了援助协定。到70年代则迅速扩大为43国,占当时非洲国家的90%以上。有60多名中国专家为援建坦赞铁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几十年来,在远离大城市的穷乡僻壤为非洲人民问疾送医的中国援非医疗队、活跃在田间地头的中国农业专家等构成了中非民间交流的独特风景线。
虽然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中非合作的重心较多地放到了政治经济领域以及政府外交和“精英外交”层面。但令人欣慰的是,近两年来,在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简称中促会)的牵头下,机制化的“中非民间论坛”已经成立并开始了运作。2011年8月,在中促会和肯尼亚非政府组织协调委员会的倡议下,首届“中非民间论坛”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与会的中非民间人士在中非人民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非政府组织的公信力与透明度、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企业及社区的关系、保护传统文化与促进教育发展、妇女青年在发展中的作用、中非抗击艾滋病的经验等七个领域,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交流,并发布了《中非民间论坛内罗毕宣言》,提出了“增进民间友好、促进务实合作、推进世界和平”的中非民间交往三原则。2012年7月10-11日,在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召开的前一周,来自中国和非洲国家民间组织、学术界、企业界和媒体界的300位代表齐聚江苏苏州,举行了第二届中非民间论坛,与会代表围绕“民意沟通,民间友好,民生合作”的论坛主题为加强中非关系献计献策。论坛最后通过了《致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建议书》,并决定启动“中非民间友好伙伴计划”,规划了中非民间组织未来三年在非洲合作开展的八项民生活动。
2.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框架下开展“以人为本”的对非公共外交
第五届中非合作论坛推出了未来中国对非合作在投融资、援助与民生、非洲一体化、中非民间交往和非洲和平安全等五个领域的新举措。其中,“关注民生”、“推动就业”可以说是此次中非合作论坛会议讨论以及成果文件中的两个关键词。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论坛开幕式上宣布五个重点领域时明确指出,“中国将继续扩大对非援助,让发展成果惠及非洲民众”。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非企业家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也强调,未来的中非经贸合作将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促进就业。时任商务部长陈德铭也表示,要继续扩大中非投资合作,将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链向非洲转移,延长“非洲制造”的增值链,为非洲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