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媒体监督与审计师行为: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37491
  • 作      者:
    张建平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建平,女,湖北武汉人,汉族,1981年2月出生,先后获中山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武汉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师,经济师。主要从事审计与公司治理、资本市场基础会计研究。在《审计与经济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等CSSCI期刊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EI检索论文3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一项,校级课题四项,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
展开
内容介绍
  现有文献表明,财经媒体报道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及作用的相关研究多以欧美上市公司为主,分析了财经媒体报道是否对股市、公司治理结构、财务舞弊和经理人报酬造成影响。近年来,国内学者也纷纷初涉该领域,开始研究媒体在公司治理、金融监管中的作用,探讨媒体、法律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检验媒体对投资者行为、资产定价和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探寻媒体监督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盈余操纵、独立董事辞职行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影响,而极少有人涉足媒体报道与独立审计关系的研究,相关文章更是凤毛麟角。《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媒体监督与审计师行为: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正是基于这一点,立足于中国资本市场现实和财经媒体报道现状,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方法首次探讨了财经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和监督治理功能对审计师定价、发表审计意见等行为的影响机制和效应,以弥补媒体监督在独立审计领域治理作用文献的缺失和遗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三、委托代理理论
  (一)委托代理理论的内涵
  委托代理理论最先由詹森和麦克林(1976)提出,作者以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为切入点,紧紧围绕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机会主义行为(道德风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所谓委托代理关系(Principal—agentRelation)是指,当委托人聘用代理人为其履行某些服务而将若干决策权交付给受托人时两者之间形成的关系。根据经济人假设,委托代理双方均以最大化个人利益为目标。因此,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会偏离委托人期望,双方利益的冲突就会导致代理成本的出现。詹森和麦克林将代理成本归纳为委托人的监督成本、代理人的保证成本以及剩余损失。
  (二)委托代理理论与独立审计需求
  审计市场的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存在于多种委托代理关系之中。
  第一,财产所有者(委托人)与经营者(受托人)之问。由于均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财产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函数存在差异,前者目标函数是通过资产的经营管理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而后者则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实际中,为了消除或减少两权分离后带来的股东与公司经理层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代理成本,独立审计便成为减少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替代机制。因此,委托代理关系是独立审计产生的核心前提。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间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所以经营者就有可能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做出偏离于所有者利益的行为,即发生所谓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多为国有控股公司,国有资产管理实行的是多层级代理制度,普遍存在着国有股一股独大、委托人缺位等现象。特别是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加上“搭便车”心理和信息不灵,导致了上市公司的中小股东难以参与公司治理,会选择主动放弃对公司的控制权。此时,经营者由被审计人变成审计委托人,并决定着审计师的聘用、续聘、收费等事项,完全成了审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的“衣食父母”,丧失了应有的独立性。审计师在审计“交易”的契约中明显处于被动地位。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体制和现行审计关系格局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能促使审计师迁就公司经营者,甚至与其合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师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可能成为其最优选择。
  第二,审计委托人与审计师之间。由于审计市场信息不完备与不对称,审计师被聘任前后也会存在“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所谓“审计师逆向选择”表现为审计委托人在选择注册会计师时并不知道其专业胜任能力的高低,为了揽到更多的客户或审计业务,每个理性的注册会计师都倾向于虚报自己的能力。由于审计委托人只是根据以往的经验,知悉市场上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分布概率,据此推断其专业胜任能力的平均水平并支付审计报酬。这将会导致专业胜任能力高于平均水平的注册会计师因为价格太低而退出审计市场。而专业胜任能力低于平均水平的注册会计师则成功获取该项业务。当审计委托人获悉这一情况后,再次购买审计服务时就会进一步降低愿意支付的价格。这又驱使更多专业胜任能力在平均水平以上的注册会计师退出审计市场。长期恶性循环下去,最终均衡的结果是市场上留下的都是能力最差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就演变为“柠檬市场”(徐正刚,2007)。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媒体监督
二、审计师行为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书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媒体功能的文献综述
一、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
二、媒体的监督治理功能
第二节  审计师行为的文献综述
一、审计定价行为
二、审计意见行为
第三节  媒体监督与审计师行为的文献综述

第三章  审计师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审计师行为的理论基础分析
一、经济人理论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三、委托代理理论
四、保险理论
五、声誉理论
第二节  审计师定价行为与审计市场的供需
第三节  审计师行为与成本效益决策分析
一、审计师发表失真审计意见行为的成本效益分析
二、审计师发表真实审计意见行为的成本效益分析
三、审计师发表失真审计意见与真实审计意见行为的成本效益分析
第四节  审计师行为与博弈过程分析
一、审计师发表审计意见行为
二、审计师行为的博弈分析

第四章  媒体监督影响审计师行为的机制分析
第一节  媒体监督治理功能的形成机制分析
一、我国财经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二、媒体监督治理功能的形成机制分析
第二节  媒体监督影响审计定价的作用机制分析
第三节  媒体监督影响审计意见的作用机制分析

第五章  媒体监督与审计定价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一、媒体监督与审计定价
二、媒体监督、企业性质与审计定价
三、媒体监督、审计师类型与审计定价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二、变量描述
三、模型构建
第四节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分布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T检验
三、相关性分析
四、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媒体监督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媒体监督与审计意见
二、媒体监督、声誉机制与审计意见
三、媒体监督与次年审计意见改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二、变量描述
三、模型构建
第四节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分布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T检验
三、相关性分析
四、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未来研究方向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启示和政策建议
一、启示
二、政策建议一:完善财经媒体的监督
三、政策建议二:规范审计师的行为
第三节  研究局限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研究局限
二、未来的研究方向

附录:译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