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动力转换论:基于中国需求面的体制视角研究》:
1.以完善公共治理为重点,强化政府的公共利益倾向
在完善政绩考核体制方面,应在政绩评价体系和考核指标的设计中,尽量弱化与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直接挂钩的倾向,逐步强化对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以及经济发展以外的社会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从而构建更科学、更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为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应改革政府的绩效考评机制,除了完善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自上而下的评价机制外,还应积极引入由公民参与的自下而上的评价机制。这是矫正地方政府行为的关键。
事实上,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其中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确保政府真正地代表社会公众利益合理介入,或者说如何规避公共权力的异化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国际上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表明,政府治理结构的完善是一个重要着力点。
传统公共利益理论将政府看作一个“仁慈、博爱”的利他主义者,认为其作为公众的代理人,接受其委托和授权,理应代表公众的利益,将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内化于其行动中。但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公共选择理论将政府视为一个具有“经济人”特征的理性行为主体,认为其有着不同于公众目标的私人目标(物质或非物质的),因此会更多地从自己的利益(包括政府部门的利益和官员个人的利益)出发作出决策。这种私利性可能导致公共权力的异化,特别是在公共政策形成和实施的过程中,存在政府被利益集团俘虏的可能。按照利益集团理论和俘获理论的分析,被收买意味着,政府不是站在公众的立场上而是作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以最大化利益集团的利益作为目标函数,由此形成代表偏见,偏离作为整体的社会偏好。
为使政府更有效地行使公共职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新公共管理、多中心治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都强调了公共治理结构的重新塑造问题。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官僚机构,而是负有责任的企业家,公民则是其顾客或消费者,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就演化为市场化和顾客导向基础上的供方与顾客之间的互动关系。相应地,在现代的治理架构中,政府的作用应从“划桨”转变为“掌舵”,而非政府部门的作用应从“被动排斥”转变为“主动参与”。而按照多中心治理理论的研究思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民众对于政府的期望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传统的以政府垄断为特征的“单中心治理”模式在庞大的需求面前是缺乏效率和回应性的,而以“权力分散、管理交叠和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为特征的多中心治理架构就成为满足民众需求,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理想模式。至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则强调了“以公众服务为核心,以民主参与为手段,以是否实现公众利益为评价标准”的公共治理思路。在该理论看来,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是帮助公民明确地表达他们的共同利益需求,并且利用基于共同价值的集体努力和合作过程使满足公共需要的政策和项目得到有效的实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