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要素禀赋结构的改变或者要素贡献率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
(1)存量要素结构的变化,如资本的积累、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等。(2)引入新的要素禀赋,例如引进外资、技术以及高端人才等。(3)要素丰缺引起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从而导致产业投入结构发生变化,例如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利率汇率变化带来资本价格的变化,从而使得产品各种投入要素的贡献率发生改变。(4)相同要素的投入产出发生变化,即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等等。
禀赋投入结构和贡献率的变化其实是产业发展比较优势的变化过程,也就是产业发展条件的变化。当外部发展条件发生变化时,经济活动的各类主体(国家、企业等)都会作出反应(国家战略、产业政策、企业决策),引发企业内部的不断适应性调整(要素投入比例的变化,技术水平的提高等),从而引起整个经济体结构的变化和效率的提高。因而,产业升级也是产业内部逐步形成的不断适应产业环境变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培育过程。引起产业发展条件变化的因素,其实也就是引起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各种因素。
二、比较优势动态演化中产业升级的特点
(一)产业升级具有阶段性
从发展中国家产业实践来看,在工业化初期,资本积累较少,而劳动力比较充裕甚至呈无限供给的趋势,因而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获得优势发展的机会,例如纺织服装等。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资本获得一定的积累,或者引进大量的外部资本,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获得较快的发展。随着工业化走向深入,劳动力成本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劳动力无限供给状况结束,劳动力比较优势发生逆转。同时,在低消费高积累、工农业商品定价机制作用,以及大量外部资本涌入情况下,资本从短缺走向过剩。主导产业也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走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等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