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中美经济竞合论》
中国正在急起直追
美国人在为自己科技创新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最关切的问题之一就是中美两国在这个领域的竞争态势。对此他们的看法是有分歧的。认为在这一竞争中美国必胜者有之,认为中国将能胜出者也不乏其人。
例如,《华尔街日报》的一篇由两位重量级科学家写的文章就认为有三个因素使美国技术变革定能胜出,即“年轻的人口结构、富有活力的文化和多元的教育体制”①。另一篇由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两教授合写的文章其标题就是《为什么美国会在技术方面继续领先中国?》②,其论点是:“创新不仅是人均收入水平增长的关键性要素,也是最终决定军事和外交领导能力的主要因素。”“现在要问的问题不是谁能成为下一个世纪的军事领袖,而是谁能成为技术领袖。答案肯定是:美国可能性最大。”“美国的几率大是因为创新最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机制。一个‘普惠制’的政治机制能把政治权力平均地分配到社会上,对权力的使用有一定的制约。他们巩固的‘普惠型’经济体制能鼓励创新与投资,并提供一个有品质的平台。因此,各行各业的天才都能得到最好的部署。”他们不看好中国的理由在于“尽管中国当前在科技领域倾注大量资源,但其体制是‘掠夺性’的,创新障碍重重”。他们还用苏联的垮台证明其看法的正确性。他们也承认“美国的‘普惠制’正在走下坡路,必须整顿”,但是他们相信“美国‘普惠制’的回弹力”。
然而,也有不少美国企业家与学者们持有与之相反的看法。毕马威管理咨询公司最近对全球企业高管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4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将成为下一个全球技术创新中心。中国最新提出的五年规划包括从世界工厂向世界革新者转变的任务。①
在欧洲,有人撰文驳斥关于中国没有创新精神的指责。他们认为这种批评“往往文不对题”。认为《纽约时报》2011年11月的一篇嘲笑中国企业在世界前100家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名单中榜上无名的文章没有道理。文章认为:“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国在这些部门没有几家领先厂商也并不奇怪。韩国和日本也曾遭受过同样的指责,然而在过去20年里,韩日两国在这些部门都取得了很多技术成果。”文章认为:“获取必需的基本技能,以便按《纽约时报》认为重要的方式变得具有创新精神是需要时间的。在这些方面中国学习起来很快。中国已经在航天计划方面大获成功,而且正在发展航空部门。中国拥有世界第二大电信和互联网设备制造商(不再是个简单的‘敲铜打铁’行业)和世界第二大个人电脑生产商。百度为全球最大的全国性在线社区提供搜索技术,该公司同时也是谷歌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主要竞争对手;而腾讯QQ则是‘脸谱’网站的最大竞争对手之一。香港和台湾也有非常成功的创新企业。在做生意的方式上,中国企业往往极富创新。为了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而设计产品的往往更加出色。这些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通常要快于西方的竞争对手,而且中国的商业模式不那么依赖于华尔街所要求的高利润率。这些都是结构创新的优势。”②显然这是看好中国的观点。
其实,现在就来预测两国在科技创新的竞争中最终谁胜谁负并不必要。中美两个大国在科学技术上的合作与竞争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实的情况是:在这个领域由于历史的原因,美国处于遥遥领先地位,中国虽可算是后起之秀,进步很快,但要赶超美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