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价值转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80816
  • 作      者:
    沈民鸣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沈民鸣,男,汉族,1949年11月25日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中国,北京,100872。<br>研究方向:经济计量学,投入产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br>主要论文和著作:<br>“论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问题”,<br>“论考虑固定资本影响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问题”,<br>“论马克思的两部类价值转形问题”,<br>“奢侈品生产的价值转形中的‘两个等于’问题”,<br>“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问题──基于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br>“论价值转形中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br>“百年价值转形研究”,<br>“论最差土地的级差地租和土地价格问题”,<br>“马克思的例子:如何确定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br>《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数学分析》。<br>
展开
内容介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时,曾经想把生产成本由价值形式转变为生产价格形式。但是,他没有来得及完成这项工作。这项任务留给他的继承者。价值转形问题引起学术界长达百年的争论。<br>本书证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正确的。可以由价值确定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从而确定价格。在资本家之间分配剩余价值,不能只考察流通过程,而且要考察生产过程。再生产条件对剩余价值分配有重要作用。由生产对流通的决定作用,可以解决价值转形问题。<br>全书内容有超过200万字。
展开
精彩书摘
什么因素是商品交换中具有等同性和可通约的实体,决定交换比例, 从而决定生产者之间的基本关系?什么规律是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规律? 什么基础决定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关系? 人类为了寻找答案,进行了几千年的探索,终于发现,生产过程中耗 费的劳动,是不同商品中具有等同性的实体。劳动决定不同商品交换的比 例,从而决定生产者之间的基本关系。价值规律是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规 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人类社会其他方面的关系。 在问题似乎得到解决的时候,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起来了。资本的属性 要求相同数量的资本得到相同数量的利润。商品不再按照价值交换,而是 按照价格交换。经济学家面对新问题必须回答:什么因素决定商品价格? 什么因素影响商品价格? 马克思首先对此做出了正确的初步的解答。他发现,商品的价值决定 生产价格,进而决定价格。不同部类或部门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异,影响平 均利润,影响生产价格,也就是影响剩余价值分配。马克思意识到,资本 和生产成本应该由价值形式转变为生产价格形式。但是,他没有来得及回 答如何实现这种转变。这个问题就是价值转形。 在马克思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很多经济学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最有 代表性的是鲍特凯维兹、斯威齐、温特尼兹、米克、塞顿等人。其中,鲍 特凯维兹、斯威齐、温特尼兹、米克提出的价值转形方程的形式完全相 同,都是非线性方程。由于生产价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以及各部类生产 价格与价值的偏离系数,都是未知的内生变量,需要增加一个方程或约束 条件,才能得到唯一解。他们提出的价值转形模型的区别,就在于这个方 程或约束条件不同。米克把这个条件称为“不变性假设”,并且认为各种 不同的“不变性假设”同样好。这样一来,各种不同的,甚至互相对立的 价值转形模型,同样成立,同样好。那么,价值转形的科学性何在?马克思曾经提出:“一切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的总和,必然等于剩余 价值的总和;社会总产品的生产价格的总和,必然等于它的价值的总 和。” ① 这些经济学家都认为,在“两个等于”中,至多只有一个成立, 不能同时成立。他们提出的价值转形模型有一个共同特点:部类的划分方 式相同,都采用杜冈·巴拉诺夫斯基提出的三部类划分方式,即第一部类 生产生产资料,第二部类生产工人需要的生活资料,第三部类生产资本家 需要的生活资料。 塞顿提出了一般的多部门价值转形模型。当他的模型简化为三部类之 后,部类划分方式与杜冈·巴拉诺夫斯基的部类划分方式完全相同。他提 出的约束条件与温特尼兹提出的条件完全相同。因此,塞顿只是将温特尼 兹提出的价值转形模型的形式推广到多部门,并没有产生新的见解。 在塞顿之后,许多经济学家都将研究重点放在多部门价值转形上。他 们认为,只要解决了多部门价值转形,其他部类划分方式条件下的价值转 形,只是多部门价值转形的特例,不需要再单独考察了。 自然科学家不是这样分析问题的。在原子物理学和量子力学中,物理 学家首先考察和重点考察的,是最简单的氢原子。无论哪种观点和学说, 首先必须解释最简单的氢原子的运动规律,也就是说,必须用氢原子的运 动对各种观点和学说加以检验,然后再用得到的规律进一步解释其他更复 杂的原子的运动规律。物理学家用基本粒子的运动解释原子的运动,用原 子的运动解释分子的运动,再用分子的运动进一步解释宏观物体的运动。 马克思的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完全相同,特别是与物理 学家的研究方法相同。他从研究最简单的商品和货币关系开始,在发现劳 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的基础上,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发现了剩余价值 的起源;在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基础上,解释生产价格;在生产价格和平均 利润率的基础上,解释农产品价格、地租、土地价格;在产业资本的基础 上考察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并考察虚拟资本。他通过最本质的价值,解 释接近现象的生产价格,进而解释市场价格。 在社会资本再生产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是两部类简单再生产。在许 多经济学家重点研究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多部门价值转形时,我重点考察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两部类价值转形。在此基础上,考察三部类价值转形 和四部类价值转形,然后再考察多部门价值转形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价 值转形。马克思用产业部门的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润率解释农产品价格、地租、 土地价格,就不能再用农产品价格、地租、土地价格解释产业部门的生产 成本和平均利润,否则就是循环定义。但是,如果考虑资本主义土地所有 权对剩余价值分配的影响,农产品价格、地租、土地价格,虽然不影响生 产过程中耗费的物化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不影响商品的价值,但 是,影响各部类或各部门生产价格形式的生产成本和资本,影响生产价格 形式的利润和生产价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影响总剩余价值的分配。这种 情况下的价值转形,是二元价值转形。如果再考虑其他影响剩余价值分配 的因素,相应的价值转形就是多元价值转形。 由于篇幅限制,这里只对二元价值转形和多元价值转形做最初步的考 察。对二元价值转形的基本规律,将在后续著作中另行详细考察。 商品的价值,是生产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劳动,并且只有劳动 创造价值。资本、土地以及生产和流通中的其他因素不创造价值,但是这 些因素是生产使用价值的条件。商品价值不能离开使用价值独立存在。同 时,资本和土地等因素影响剩余价值分配。在劳动、资本、土地三个生产 使用价值的基本要素中,如果只考虑劳动因素,商品按照价值交换。如果 同时考虑劳动因素和资本因素对剩余价值分配的影响,那么,虽然资本不 创造价值,但是不同部类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影响剩余价值分配。这就是马 克思所说的转化或价值转形。 从表面上看,商品按照生产价格交换,不再按照价值交换。但是,生 产价格不是与价值毫无关系的。相反,生产中耗费的物化劳动与活劳动中 的必要劳动的比例,以及活劳动中的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例,完全 地、唯一地决定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也就是价值决定生产价格,或剩余 价值生产决定剩余价值分配。因此,在流通过程中“商品不再按照价值交 换,而是按照生产价格交换”的提法虽然简单,但是不准确。严格地说, 应该是“在流通过程中,商品不完全按照价值交换”。这种提法表示,商 品交换的比例与价值有关,由价值决定。本书中凡涉及此问题,均应照此 理解。 当资本家在流通过程中分配剩余价值时,生产过程已经结束。无论如 何分配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已经耗费的劳动,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 少。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原则分配剩余价值之后,各部类得到社会 承认的剩余价值总和(一种价值形式的利润总和),必然等于剩余价值总 和。各部类得到社会承认的价值总和(一种价值形式的生产价格总和), 必然等于价值总和。各部类最终得到的剩余价值总和(另一种价值形式的利润总和),必然等于剩余价值总和。各部类最终得到的价值总和(另一 种价值形式的生产价格总和),必然等于价值总和。马克思的“两个等于”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立。 价值转形与部类划分方式有关,也与其他假设条件有关。在一种部类 划分方式条件下成立的规律,在其他部类划分方式条件下不一定成立。即 使部类划分方式完全相同,在某种假设条件下成立的规律,在其他假设条 件下也不一定成立。因此,在一种部类划分方式条件下或一种假设条件下 成立的规律和得到的结论,在其他部类划分方式条件下或其他假设条件 下,无论仍然成立,还是不再成立,都必须单独考察和单独证明。在新的 部类划分方式条件下或假设条件下,价值转形是否能够实现,如何实现, 具有什么特征,都必须单独阐述。本书中各章的内容是相对独立的,分析 步骤基本相同。只对某些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只阅读有关章节。这种 条件下,明显的文字重复是不可避免的。不过,由于部类划分方式不同, 假设条件不同,即使不同章节中的文字、符号和公式完全相同,其含义和 内容也不一定相同。在每种部类划分方式条件下,所有假设条件必须重新 规定,所有符号必须重新定义,所有关系必须重新分析和重新证明,价值 转形模型必须重新建立。我相信,学术界对此能够理解。 本书第一卷考察最基本的两部类价值转形,考虑固定资本影响的价值 转形,考虑资本周转影响的价值转形,考察两部类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之 间的关系,证明在这些条件下,能够实现价值转形。通过考察,证明并得 到了一系列令人感兴趣的结论。其中很多结论与经济学家的传统观念不一 致。有些问题是经济学家从未研究过的。 例如,在两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确定的条件下,如果第一部 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价值 形式的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都是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 构成的单调递增函数。 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之间的 关系,不一定是单调递增的函数关系,也可以是单调递减的函数关系。在 两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确定的条件下,如果第一部类价值形式的 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生产价格形式的总 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为单调递减的函数 关系。 在两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确定的条件下,生产价格形式的总 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的关系,是单调递增的函数关系。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是单调 递增的函数关系。<br> 在两部类价值形式中,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 率的关系,是单调递增的函数关系。 第二卷考察三部类价值转形和四部类价值转形,证明在这些条件下可 以实现价值转形。通过考察,分析了很多经济学家从未研究过的问题,证 明并得到了许多与经济学家的传统观念不一致的结论。 例如,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是单调递增关系。 中等资本有机构成,与生产价格等于价值,二者不等价。资本有机构 成低的部类中,生产价格可以高于价值。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类中,生产 价格可以低于价值。 一个部类价值形式的利润率等于平均利润率,与这个部类的生产价格 等于价值,二者不等价。在一定范围内,价值形式的利润率高于平均利润 率的部类,生产价格可以高于价值;价值形式的利润率低于平均利润率的 部类,生产价格可以低于价值。 价值形式的利润率等于平均利润率,与多得到的剩余价值为零,二者 不等价。 多得到的剩余价值与多得到社会承认的剩余价值的符号不一定相同。 第三卷考察多部门价值转形、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多元价 值转形,证明在这些条件下可以实现价值转形。在考察价值转形的基础 上,分析各种与价值转形有关的错误思想的来源。例如,商品拜物教的来 源,配第的土地和劳动共同决定价值观点的来源,斯密的三个源泉创造三 种收入观点的来源,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观点的来源,李嘉图学说局限 性的来源,萨伊的要素价值论错误的来源,效用价值论错误的来源,边际 效用论错误的来源,新古典经济学错误的来源,斯拉法价值理论中错误的 来源等。 通过考察,得到并证明了很多令人感兴趣的结论。有些结论与经济学 家的观念不一致。很多问题是经济学家从未研究过的。 例如,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等于中等有机构成的部门中,生产价 格可以不等于价值。在一定范围内,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中等有 机构成的部门中,生产价格可以高于价值;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高于 中等有机构成的部门中,生产价格可以低于价值。 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等于中等有机构成的部门中,生产价格可以不等于价值。在一定范围内,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中等 有机构成的部门中,生产价格可以高于价值;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 成高于中等有机构成的部门中,生产价格可以低于价值。 在一定范围内,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和多得到的剩余价值的符号可 能相反。 价值形式的利润率等于平均利润率的部门,生产价格可以不等于价 值。在一定范围内,价值形式的利润率高于平均利润率的部门,生产价格 可以高于价值,或者这个部门得到社会承认的剩余价值,可以高于这个部 门生产的剩余价值;价值形式的利润率低于平均利润率的部门,生产价格 可以低于价值,或者这个部门得到社会承认的剩余价值,可以低于这个部 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价值形式的利润率等于平均利润率,与多得到的剩余价值等于零,二 者不等价。如果某个部门的价值形式的利润率高于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 率,那么在一定范围内,这个部门多得到的剩余价值可以大于零;如果某 个部门的价值形式的利润率低于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那么在一定范围 内,这个部门多得到的剩余价值可以小于零。 无论是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还是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 转形,无论是外延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还是内涵扩大再生产条 件下的价值转形,无论是按照部类划分条件下的价值转形,还是按照部门 划分条件下的价值转形,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形式的平均利 润率的变化方向,可以不完全一致,甚至相反。 资本主义生产是扩大再生产,而不是简单再生产。竞争迫使所有资本 家必须采用各种新技术进行生产。结果是,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同 时,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下降。个别资本家追求最高利润,导致全 体资本家的利润率降低。这表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使用的手段与最 终结果之间存在深刻矛盾。这种矛盾,是资本的生产与资本的流通的矛 盾,是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分配的矛盾,也是价值转形的根本矛盾。 因为证明的或得到的令人感兴趣的结论很多,无法在此一一列举。 价值转形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劳动价值解释并确定:如何在资本家之 间分配总剩余价值,如何在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分配总剩余价值,如 何在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分配总剩余价值,如何确定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最终确定市场价格。 我相信这些思考和分析的结果,特别是那些与经济学家的传统观念不一致的结论,有助于追求真理的读者,在新的基础上更深刻地认识劳动价 值论,更深刻地认识经济规律。在利用在这些规律的过程中,为最大多数 人的最大利益服务。
展开
目录
总目录<br> 第一卷 两部类价值转形 第一篇 价值转形问题 第一章 价值转形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3……………………………………… 第二章 其他学者对价值和价值转形的探索 33…………………………… 第二篇 两部类价值转形 第三章 两部类价值转形的基本关系 69…………………………………… 第四章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两部类价值转形 80………………………… 第五章 两部类价值转形的各种问题 108…………………………………… 第三篇 固定资本和资本周转的影响 第六章 考虑固定资本影响的两部类价值转形 165………………………… 第七章 考虑资本周转影响的两部类价值转形 199………………………… 第四篇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 中各种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 价值形式的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234……………………… 第九章 价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250……… 第十章 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271……………… 第十一章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287……………… 第十二章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 的关系 303………………………………………………………… 第十三章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利润率的关系 331………第十四章 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资本<br> 有机构成的关系 355……………………………………………… 第十五章 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383……… 第十六章 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利润率 的关系 398………………………………………………………… 第十七章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有机 构成的关系 425…………………………………………………… 第二卷 三部类、四部类价值转形 第五篇 三部类价值转形 第十八章 马克思的考虑奢侈品生产的价值转形 451……………………… 第十九章 马克思的考虑货币材料生产的价值转形 501…………………… 第二十章 按照鲍特凯维兹部类划分的价值转形 552……………………… 第二十一章 按照列宁的部类划分的价值转形 625………………………… 第六篇 四部类价值转形 第二十二章 马克思的四部类价值转形 703………………………………… 第二十三章 马克思和鲍特凯维兹的四部类价值转形 763………………… 第二十四章 列宁和马克思的四部类价值转形 819………………………… 第二十五章 列宁和鲍特凯维兹的四部类价值转形 915…………………… 第三卷 多部门、扩大再生产、多元价值转形 第七篇 多部门价值转形 第二十六章 多部门价值转形 1009………………………………………… 第八篇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 第二十七章 准外延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 1079………………… 第二十八章 外延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 1194…………………… 第二十九章 内涵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一) 1279……………第三十章 内涵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二) 1374……………… 第三十一章 内涵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三) 1464…………… 第九篇 价值利润率、价值转形考察的资本循环和周转 第三十二章 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的适用范围 1559…………………… 第三十三章 价值转形考察的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 1566………………… 第十篇 多元价值转形 第三十四章 各种具体形式的资本与价值转形的关系 1575……………… 第三十五章 多元价值转形 1603…………………………………………… 第三十六章 各种与价值转形有关的错误思想的来源 1641……………… 第三十七章 价值转形研究在当代的意义 1701…………………………… 中外文人名索引 1702………………………………………………………… 参考文献 1705………………………………………………………………… 后记 171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