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化提升:基于福建省三明市的实证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9186910
  • 作      者:
    苏迎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苏迎平,男,1968年1月出生,籍贯福建省古田县,1990年9月毕业于福建农学院。1991-1992年在尤溪县驻村研究推广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1994-1996年在泰宁县下渠乡任乡长助理;1999-2004年任三明市农业局农技站站长、经管站站长;2004-2007年任三明市农业局副局长;2007-2013年任大田县副县长、常务副县长;现任三明市三元区区委副书记。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学历,农学博士,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农业现代化。
展开
内容介绍
  县域经济增长强劲态势与生态环境资源有限性间的矛盾,对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模式有着深远影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产业高级化和产业生态化等正成为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问题,协调县域产业内外部之间多样化与专业化之间、内生力量与外生力量之间和县域经济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命题。如何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及提高利用效率,选择一条清洁环保的能源道路迫在眉睫,尤其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山区县,通过加快发展生态工业这一绿色县域产业平台,对解决山区能源短缺,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家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是新兴的工业城市,作为福建省重工业和原材料基地,目前拥有全省的钢铁、化肥、水泥、煤炭、森工等企业,随着生态文明的崛起,要求三明市走生态立市的道路。三明市具有地理区位独特、生态环境优美、技术人才雄厚、矿产资源丰富、政策支持等优势,拥有做强传统产业,开拓新兴产业的基础条件,三明生态工贸区也是福建省十大新增长区中著有“生态”两个字的工贸区。通过县域产业结构演变带动产业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政府应该借鉴其他产业发展强县的先进经验,明确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坚持生态建城、产业进园、注重第三产业发展质量等与时俱进的策略以消除传统产业弊端,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或条例,完善政府的产业引导体系,调整县域三次产业的发展步伐,扎实产业基础,协调轻重产业比例,做大做强传统产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处理好城市规划区、产业集聚区和生态保护区的三区一体的关系,构建具有竞争性的生态产业链,形成以生态产业集群为特色的工业园区,为其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
展开
精彩书摘
  2.1.2 国内研究现状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是中国第三大经济体——县域经济发展最主流的研究问题。国内一些学者从工业化、产业结构演变影响因素和县域生态经济产业发展问题等角度,对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演变进行了研究。
  对于影响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周龙弟(1997)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资源状况,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县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范围;二是人类社会经济的需要结构,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力的进步,渐渐地改变了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从而影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三是产业制度与产业政策。章新华等(2001)归纳指出,制约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消费需求、产品供给、技术进步、政策制度、社会变革和国际贸易因素等。宋洪远、赵长保(2002)则认为,延缓县域产业结构演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由于城市化发展滞后,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滞缓,工业化水平远高于城市化水平,滞后了县域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特别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是农民收入的减少,农业生产投入能力降低。农民的农业收入低于同时期工业部门的工资收入,直接影响了农村投资增长。三是财政资金从第一产业净流出,财政支农支出减少。四是信贷资金从农村净流出,金融部门支农力度减弱。薛国文(2008)从因素分析的角度认为,县域产业结构受到下面几个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技术变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投资结构、经济政策、劳动力流向、国际贸易导向、资源条件、环境生存等因素。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产业自由发展的阶段。产业结构演变一般由于市场产品的短缺、要么人为自发、或者政府培育新产业而实现的从无到有的过程。第二阶段:特色优势产业突显的整合发展阶段。对这时期的县域产业结构演变而言,动力即可来自由于内部生成的企业,也可来自外部引进的强势企业。第三阶段:创新发展阶段。依靠全面创新提高经济效益水平和竞争力是这个时期县域经济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力。优势产业和企业规模更大,且产业绩效影响范围达到省域、全国乃至全球,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近。
  ……
展开
目录
摘要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世界范围内产业发展的深刻演变
1.1.2 中国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理论与实践
1.1.3 研究的重要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目标、假设与内容
1.2.1 研究的主要目标
1.2.2 研究的假设
1.2.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本书框架
1.5 研究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数据来源
1.5.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6 相关概念界定
1.6.1 县域经济
1.6.2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
1.6.3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
1.6.4 生态文明相关概念
1.6.5 生态文明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
1.7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1.7.1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之处
1.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县域产业结构演变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生态文明研究综述
2.2.1 生态经济产业
2.2.2 生态产业链
2.2.3 生态补偿机制
2.3 生态文明视角下国内外县域经济产业发展动态
2.3.1 国外研究动态
2.3.2 国内研究动态
2.4 简要评述

3 研究背景分析
3.1 三明市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3.1.1 三明市县域经济GDP总量与三次产业之间的相关性
3.1.2 三明市县域经济GDP总量与三次产业产值的预测分析
3.2 三明市县域经济特色与产业发展
3.2.1 三明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3.2.2 三明市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3.3 三明市县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
3.3.1 三明市县域经济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3.3.2 三明市县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
……
4 生态文明背景下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机理分析
5 生态文明理念下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动力机制
6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个案分析——以福建省大田县为例
7 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园区实践与运行——基于三明市生态工贸区的观察
8 促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提升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