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受控主体权利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055679
  • 作      者:
    蒙连图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蒙连图,男,广西南宁市人,1967年12月出生,广西师范学院讲师,兼职律师,硕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擅长民商法实务,研究方向为经济法。
展开
内容介绍
  主体的权利(权力)是法学研究的核心命题。在我国的宏观调控法研究中,学者们较为重视对调控主体调控权力的研究,比较之下,受控主体的权利则几乎被遮蔽,备受研究者漠视。在我国宏观调控的实践中,调控主体的权力在“社会公共利益优先”的口号下几乎无所不在,而受控主体权利被侵害的情况却经常发生,相比于无所不能的调控主体的调控权力,两者失衡明显。《受控主体权利保护法律问题研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思考:受控主体究竟有何权利?为什么受控主体权利总是被侵犯?在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的宏观调控法中,如何平衡社会公共利益和受控主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在宏观调控中如何保护受控主体的权利?当受控主体权利受到侵犯又该如何进行救济?《受控主体权利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尝试解答这些问题,力图拨开遮蔽受控主体权利的迷雾,以维护法律的和谐统一,同时助益宏观调控法治化目标的实现。
展开
精彩书摘
  二、受控主体权利的性质
  受控主体权利具有如下的特性:
  (一)私人权利
  本书中的受控主体权利属于私人权利,是作为一个与宏观调控所要实现的社会公共利益并立而存在的权利,是与社会公共利益一起构成宏观调控法利益范畴的利益。虽然私人权利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并非界限分明,它们之间也存在相互转换的关系,如不特定多数的私人权利就构成了社会公共利益,但这种转换不是本书研究的内容。因为如果多数的私人权利转成了社会公共利益,则研究的命题就成了如何在宏观调控中通过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这与本书的意旨相去甚远。因此,本书中的受控主体权利仅指私人权利。对受控主体权利的这种限定就意味着,受控主体权利在宏观调控中将更多的是作为宏观调控干预或者限制的对象。宏观调控所追求的社会公共利益目标正是在通过干预或限制这些受控主体的权利的过程中得到实现。这是因为在宏观调控中,这些受控主体的利益与宏观调控目标存在一定的背离——这正是政府介入市场的原因,调控主体必须也只能通过对这些利益进行限制和引导,从而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如在对农产品价格过高进行的宏观调控中,农民的利益就与宏观调控所欲实现的社会公共利益存在一定的背离。政府通过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平抑农产品价格,从而实现其目的。但农民的这种利益就在平抑中相对地会受到损失。又如在对房地产价格虚高的宏观调控中,房地产投资者的利益就与宏观调控目标相矛盾。政府则通过抑制这些投资者的利益来实现宏观调控目的。而对于广大用于居住的购房人来说,他们的利益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是一致的,他们的利益就成为了社会公共利益,保护这些人的利益就成为了另一命题,即如何监督政府行为以实现体现为这些购房人利益的社会公共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的宏观调控中,就存在着既保护又限制受控主体权利的问题,存在着限制适度的问题。
  但并非所有受控主体的权利都与宏观调控目标相背离。在宏观调控中,为了实现宏观调控,需要赋予受控主体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既对受控主体实现其他利益意义重大,也与宏观调控的目标相一致。如宏观调控法权利就是与宏观调控目标相一致的受控主体权利。建议权、监督权和知情权的行使,既可以实现受控主体自身的利益,也能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对这些权利,则只能通过保护,才能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一旦对其进行限制或剥夺,则不利于宏观调控目标的完成。但行政权力的惯性往往使得这些权利会遭受损害,因此,这些保护受控主体的权利同样成为问题,是为本书研究的一个内容。
  (二)既有财产权利,又有精神权利
  作为市场主体,受控主体权利有财产权、人身权利和精神权利。宏观调控法关注的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在介入市场时的政府失灵,因此其关注的中心集中在市场领域,市场领域中的利益主要是经济利益,或者说,需要宏观调控法保障的利益是由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引发的需要保护的利益。因此,受控主体的权利具有财产权利的内容。但有时候受控主体利益也会涉及人身利益,如受控主体的知识产权,基于知识产权是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统一,受控主体利益中也就包含着人身利益的因素,但这种因素是与财产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在宏观调控中,不存在独立的受控主体的人身利益问题,受控主体的人身利益都是与财产利益联系在一起。当然,在宏观调控中,受控主体需要的还有精神权利,宏观调控中的程序性权利都是精神权利,如建议权、监督权、参与决策权等这些就是精神权利。当然,这些区分并非是绝对的。
  ……
展开
目录
内容摘要
导论
一、选题的来源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三、本书的结构、方法和拟创新之处
四、基本概念界定

第一章受控主体权利基本范畴解析
第一节受控主体权利的分类及其性质
一、受控主体权利的分类
一、受控主体权利的性质
第二节受控主体权利的基本内容
一、非宏观调控法权利
二、宏观调控法权利
第三节受控主体权利的基本特征
一、对宏观调控法产生的理论基础传统解释的批判
二、宏观调控的法学解释:对市场主体权利的干预
三、受控主体权利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受控主体权利保护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受控主体权利保护的政治学基础
一、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正当性
一、权利制约权力何以可能
第二节受控主体权利保护的经济学基础
一、经济学视野下的宏观调控:政府干预以市场为基础
一、赋予公民以权利:中国经济改革的进路
第三节受控主体权利保护的经济法基础
一、以个人权利为基础的“社会本位”是经济法存在的正当性基础
一、保护个人利益一直是经济法利益的内涵之
三、尊重和保护个人权利也是中国经济法的任务
第四节受控主体权利保护的社会学基础

第三章受控主体权利保护现状及其原因的实证分析
——以中国宏观调控实践为中心
第一节宏观调控中的受控主体权利:被漠视的权利
……
第四章 受控主体权利保护的对策研究
第五章 受控主体权利救济制度
结语:受控主体权利保护——宏观调控法治化的基本进路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