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182932
  • 作      者:
    吴荻编著
  • 出 版 社 :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在回顾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其次,在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运作流程。第三,在界定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行为表征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行为表征一企业内部因素市场导向因素”的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形成路径理论模型,并以中国生产制造类产业集群内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在对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多方位研究分析后,从政策层面提出了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支持体系。
展开
内容介绍
  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日益突出,人类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等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将生态意识纳入到经济主体的行为规范中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循环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而模式作为整合意识与行为的主要途径,长期以来一直是区域循环经济问题研究关注的焦点。因此,探寻一种具有较高生态活性的循环经济模式,对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研究》从产业环境管理的视角,以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区域层面的新型循环经济模式——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发展关注的首要议题。在此背景下,就应该将生态意识纳入到经济主体的行为规范中去。产业集群作为社会重要经济主体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和趋势,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政策手段。将生态化原则融人产业集群的行为规范、构建生态型产业集群,不仅有利于产业集群自身的良性发展,而且对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思想源于产业生态化,其核心思想在于资源循环而不是其提取和使用后的最终抛弃,它体现了一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重新定位和对传统非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模式的反思与变革。目前已有多位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对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深入研究。1999年,Kennedy从印度帕拉河流域皮革产业集群的案例中发现,与地方政府联合行动兴建污染物专业处理企业是克服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同时Wallner(1999)也强调具有区域集聚特征的组织在谋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关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指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就是建立生态型产业集群。20世纪初,我国学者受循环经济理论的影响开始关注产业集群的生态化。成娟和张克让(2005)归纳出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应遵循的原则,认为产业集群生态化取决于集群规模定额化、结构柔性化和生产技术绿色化,并进行了对策分析。陈永红和何鹏(2006)通过阐述产业生态学与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关系,提出在企业层面开展生态设计和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在系统层面构建“自然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产业集群的生态化。朱玉林等(2007)认为生态产业园是产业集群生态化最理想的载体和实现路径,提出了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网络耦合式、关联共生式和混合式三种生态产业园模式。
  可以说上述文献从不同视角,基于不同层面探讨了产业集群生态化的问题,体现了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的有机整合。然而多数研究却将产业集群生态化等同于建设生态产业园,将生态产业园的实现方式套用在产业集群构面,忽视了二者行为主体间的差异性,从而造成了对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认识和理解上的偏颇。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一、选题背景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提出
四、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分析
第一节 产业共生理论的研究脉络
一、产业共生理论的确立
二、产业共生理论的横向拓展
三、产业共生理论的纵向延伸
第二节 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演进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起源
二、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
三、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共生理论的融合
第三节 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进展
一、区域组织、企业组织向网络组织的演进
二、产业集群范式与循环经济范式的耦合
三、产业集群生态效应的辐射
第四节 治理理论的研究进展
一、从单边治理到共同治理
二、网络治理的应运而生
三、产业集群的网络治理
小结
一、已有研究总结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三章 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组织构成与功能效应
第一节 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界定
一、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概念界定
二、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产业边界
三、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区域边界
第二节 集成型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一、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内涵
二、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特征
第三节 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组织构成
一、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下的行为主体
二、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组织层级
三、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组织行为
第四节 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功能效应
一、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经济效应
二、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生态效应
三、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互动效应
四、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辐射效应
小结

第四章 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运作流程
第一节 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运作载体
一、运作载体的结构特征
二、运作载体的功能特征
第二节 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运作基础
一、产业集群竞争力
二、产业集群内相关机构的孵化
第三节 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运作分析
一、主导产业的生态化
二、以产业集群为中心的生态效应的辐射
三、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总体框架
第四节 新汶产业集群的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案例分析
一、新汶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
二、新汶产业集群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运作基础
三、新汶产业集群的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
小结

第五章 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路径
第一节 理论框架
一、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行为表征
二、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因素
三、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形成路径的理论模型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测量工具
二、数据收集与样本概况
三、分析方法与工具
第三节 数据分析
一、预试性测试
二、量表修正与正式量表生成
三、正式测试
第四节 研究假设与模型检验
一、路径模型检验
二、企业基本状况的差异分析
第五节 结果讨论
一、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二、主要异常结果讨论
三、管理启示
小结

第六章 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治理结构
第一节 相关文献回顾
一、产业集群治理结构研究
二、产业集群治理机制研究
第二节 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治理的内涵与特征
一、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治理的内涵
二、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治理的特征
第三节 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治理结构和共治模型
一、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治理结构
二、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共治模型
第四节 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各主体治理机制分析
一、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治理框架
二、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治理机制
三、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政府治理机制
四、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
小结

第七章 政策支持体系
第一节 财政政策支持
一、财政直接投资政策
二、财政补贴政策
三、政府优先采购政策
第二节 税收政策支持
一、原料获取环节
二、加工制造环节
三、废弃物排放环节
四、资源再生环节
五、消费环节
第三节 金融政策支持
一、加强银行的环保产业资金支持
二、严把银行信贷关
三、打造与培育环保产业的资本市场
第四节 产业政策支持
第五节 科技政策支持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形成路径研究预测试调查问卷
附表2 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形成路径研究正式测试调查问卷
附表3 企业要素的行业差异检验
附表4 企业的行业类型与各因子的方差分析
附表5 各因子的企业类型差异检验
附表6 企业类型与各因子的方差分析
附表7 各因子的企业规模差异检验
附表8 企业规模与各因子的方差分析
附表9 各因子的企业规模差异检验
附表10 企业性质与各因子的方差分析
附表11 各因子的企业地理位置差异检验
附表12 企业地理位置与各因子的方差分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