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博士、香港明清史研究专家马楚坚作为泰国华侨的后代,从小接触侨批,至今研究侨批多年。
马楚坚分析,先民初渡重洋时,其所在困的银行制度远未完善,业务也无法覆盖到中国各地,加上华人寄汇的数目不一,手续复杂,很多华侨与家人通信、寄钱一般选择里看到国的船只和熟人,慢慢形成家书、汇款合一的侨批。
一些敏锐的商人于是成立了代理侨批收寄机构,初创时,一般是大商号的副业。后来,因为他们的信用得到认同,业务随之扩大,副业转成主业,或设批局独立经营。
“批局收受的信汇汇率比市场稍高,加上很多批局以香港为中转站,利用时间差,在香港购置欧美货品转卖东南亚,又将东南亚货品贩卖到香港,最后批款送到广东,又买了潮汕等地的土货,送批的同时通过跨国贸易大赚一笔。所以,批局业也成为‘华侨商业之枢纽’。”马楚坚介绍。
1882年,汕头已有12家批信局经营潮汕、梅州侨乡批信业务。1917年汕头有41家批局,至1932年发展到66家,占当时全省侨批局的70%,每年每家侨批局收寄汇款从185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1917年、1918年、1919年-每年总额分别为3456万元、3493.1万元和3507.7万元。
侨居地侨批局一般按籍贯地经营,南洋各地经营闽侨汇兑的大致可分为厦门系、福州系、兴化系和闽西系,广东侨批局也有潮汕、广府、客帮、琼帮等系之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泰国潮帮银信局有120多家,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的潮帮批局各有80家左右。
当时的侨批局为了招揽生意,若华工在写批时未领取薪水,可由侨批局先行垫付,充分体现了“对人”的信用,这也是银行始终无法完全取代侨批局的原因之一。从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末,潮帮侨批局共经历150多年的历史。目前潮汕番批最早的一封为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所寄。
不能忽视侨批民间保护的爱与伤
张国雄告诉记者,侨批属于民间私人信件,分散于广大乡村,而且由于是纸质文献,容易因潮湿发生霉变,或被虫蛀蚀,很多家庭没有意识到,也没有条件将其作为档案文献进行保护,因而,侨批的档案保管任务十分繁重,申遗成功后,需要抢救的侨批数量巨大,而政府在这方面的经费投入还远远不够。
侨批申遗的六七年,也是它逐渐主流化的过程,很多民间的收藏爱好者也加入到这股潮流中。
很多研究者一直企盼民间力量参与到侨批的收集和保护中,然而,民间的参与是否有利于侨批档案还需要具体分析。如五邑地区民间侨批收藏家罗达全就认为,近年收藏界逐渐掀起“侨批收藏热”,普通的五邑侨批,原本10多元即可买到,但这两年一封近乎卖出100-200元,拍卖会上有的高达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据其所述,部分民间收藏家对侨批认识不足,在买回侨批后,又将其高价卖出,经过不同的人多次倒卖,或对侨批的整体研究造成影响。
此外,虽然广东地区的侨批已经整理出版了部分书籍,但书籍中主要对侨批主件进行展示,侨批档案的附件仍极少被认识,且侨批的研究尚未进入专业学者的研究领域,目前的研究力量仍十分薄弱,多方因素共同导致了申遗成功后的保护之“难”。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