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战略管理理论
如同战略一词的界定,战略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领域建立和发展起来,并形成了战略规划学派、环境适应学派、产业组织学派、基于资源与基于能力理论等多种分支及思想流派。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研究还未形成明显的派别区分,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战略管理模型、战略变革或战略管理转型等。
顾名思义,战略管理是指实现战略的管理过程。基于对战略管理的不同理解,形成了战略管理的不同理论模型。纳特和巴可夫将战略管理定义为一种计划模式,提出战略管理的过程包括六点内容:(1)根据环境发展趋势、总体方向及标准概念描述组织的历史关联因素;(2)根据现在的优势与劣势、未来的机遇与威胁判断目前的形式;(3)制定出当前要解决的战略问题议程;(4)涉及战略选择方案,以解决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5)根据利害关系人和所需要的资源评价战略选择方案;(6)通过资源配置和对人员的管理贯彻需要优先考虑的战略。
奥尔森(Olsen)和伊迪(Majluf)主张战略计划应在公共部门占有一席之地并可向私营部门计划多方面学习。他们认为战略计划过程包含五个基本要素:(1)全部任务与目标描述,由组织的行政管理部门制定,从中提供战略发展的框架——战略所指向的“目标”;(2)环境监测或分析,包括对目前和预期的外界要素和条件的确认与评价,这是组织战略形成过程中务必考虑的内容;(3)内部概况和资源审计,即根据战略计划形成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各种因素,对组织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类及评估;(4)战略的制定、评价和选择;(5)战略计划的实施与控制。此外,还包括奥斯本和盖布勒提出的战略管理的八步骤模式等。
穆尔在《创造公共价值:政府中的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政府战略管理的三角模型(如图2—4)。该模型说明了新公共管理背景下的政府管理与传统政府管理之间存在的差异。穆尔认为,政府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为社会创造公共价值,公共价值是政府管理的核心。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共价值,政府管理者需要突破传统政府管理的模式,他们应该具备战略视野,不断审视组织的使命和价值,并侧重从组织的外部环境以及组织与环境的交易因素对政府管理进行考察。为此,政府管理需要围绕公共价值核心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1)使命管理。即需要回答如下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为何而存在?我们的服务对象是谁?他们有何期望和要求?我们应如何更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2)政治管理。即运用各种手段争取政治、法律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需要回答:哪些因素会影响组织战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