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构建与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48518
  • 作      者:
    邢晓红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构建与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研究》从哲学现代性理论对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问题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启迪意义。现代性研究问题又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争论较多的问题,作者邢晓红选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研究,特别是从构建与超越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可谓颇具难度。虽然困难较多,但是研究的意义重大,对各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借鉴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是对于时代困境的现实追问,其内涵不仅具有现代性的一般要义,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对于这个主题的把握,不仅要对现代性的一般理论有清晰而深刻的把握,而且要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基础,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
展开
作者简介
  邢晓红,女,甘肃会宁人。现为金陵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长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参与编写《形势与政策》教材1部,在《学术论坛》、《江淮论坛》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学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水利部2008年重大课题1项、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后期资助)1项,主持和参与市厅级课题9项,其中教学改革类课题2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研究是时代困境的现实追问,学科发展的理论诉求。《构建与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研究》以现代性为主轴,立足中国社会转型的国情,深度分析现代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困境,以构建与超越的双重维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问题。
  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是结构与功能有机统一的系统现代性。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矛盾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重建的路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基本理念、主客体关系、研究视角和发展模式上的现代性超越。从动因、目标、范式、特征及规律等层面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旨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及思想政治教育学可持续发展。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缘起
(一)时代困境的现实追问
(二)学科建设的理论诉求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现代性理论综述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与现代化理论综述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与现代化研究评析
三 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四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现代性理论
(二)社会批判理论
(三)马克思人性论

第二章 现代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理论
一 现代性与现代化的一般理论
(一)现代性的内涵
(二)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关系
二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与现代化的一般理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命题解读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内涵的特征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关系
三 现代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现代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现代性的能动作用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困境
一 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和兼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历史审视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换的向度
二 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全球化、本土化、西化的复杂环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面向全球
(二)思想政治教育植根本土
(三)思想政治教育借鉴西方
(四)“三化”间的对立冲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三 经济全球化视野中的价值冲突
(一)一元价值与多元价值的冲突
(二)道德价值与利益价值的冲突
(三)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冲突
(四)理想价值和现实价值的冲突
(五)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的冲突
四 风险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消解
(一)现代性风险对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消解
(二)发展悖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消解
(三)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中面临的风险
五 网络传播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一)互联网导致社会主体舆论导向“失真”
(二)互联网导致意识形态的统合力下降
(三)网络舆情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式的挑战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构建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向度
(一)主体性
(二)理性精神
(三)人本性
(四)反思性
(五)发展性
二 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现代性构建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现代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战略地位的现代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对象的现代性
(五)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规律的现代性
(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现代性
三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代性
四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整体现代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是各要素的现代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是要素间的现代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是整体现代性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超越
一 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隐忧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危机
(二)以工具理性观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
(三)思想政治教育泛化的倾向
二 批判: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矛盾
(一)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矛盾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矛盾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式的矛盾
(四)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矛盾
三 转换: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一)后现代性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转换
(二)后现代性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转换
(三)后现代性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的转换
(四)后现代性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换
四 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重建
(一)人性倾向: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念的现代性超越
(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现代性超越
(三)交往理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角的现代性超越
(四)生活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模式的重建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
一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动因
(一)社会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外部环境
(二)自身发展困境是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内部动因
二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目标与范式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目标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中的范式
三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特征及规律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规律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