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会馆浮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051651
  • 作      者:
    刘成虎,韩芸编著
  • 出 版 社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明清之际,山西商人开辟通往全国各地的贸易之路,莫不借助会馆得以实现,会馆在晋商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晋商五百年·会馆浮沉》史料详实,图片精美,将带你追溯会馆的起源、发展,带你走进那一个个古朴宏伟的晋商会馆,那一处处殿宇楼阁、雕梁画栋,将向你倾诉昔日晋商的传奇故事,将向你展示百折不挠的晋商精神。
展开
作者简介
  刘建生,男,1956年1月生,山西右玉杀虎口镇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教学名师,省委联系专家。现任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所长,兼山西省晋商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常务理事、近代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当代山西研究会常务理事,山西省研究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山西省高级经济师评审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学位委员会社科评审组成员,山西省教育厅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经济管理学科评审组成员。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及山西省社科、软科学项目11项,共发表论著300余万字,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软科学》、《中国地方志》、《清史研究》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主要代表著作有《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明清晋商信用制度变迁研究》、《山西典商研究》、《晋商研究》、《山西近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稿》、《回望晋商》等。曾获山西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省史志编纂优秀成果一等奖,省优秀社科成果应用推广二等奖,北方十五省(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曾获山西省优秀教师、省“三育人”先进个人、太原市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等称号。
展开
内容介绍
  散落在各地的晋商会馆,以其独特的历史积淀和建筑艺术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已成为人类遗产中的瑰宝。
  晋商会馆是明清时期晋商在异地互帮互助、寻求共同发展而建立的一种社会组织。在当时除了联络乡谊、祭祀神灵、聚会演戏、帮助同乡外,还经常举行行业会议、代表商人与政府沟通、解决行业内部矛盾、扶危济困,为晋商的兴盛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晋商五百年·会馆浮沉》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以严谨的学术态度阐述了晋商会馆的起源、发展,讨论了其祭祀神灵在社会整合方面的功能、其演戏酬神与联络官员之间的关系、其馆庙合一在诚商教育方面的作用,分析了其在晚清战乱中走向衰败的原因,总结了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强调了其所包含的交流、自律和共荣的潜质在现代商会中的借鉴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晋商五百年·会馆浮沉》:
  
  会馆是同乡人士在京师和其他异乡城市所建立,专为同乡停留聚会或推进业务的场所。狭义的会馆指同乡所公立的建筑,广义的会馆指同乡组织。何炳棣在《中国会馆史论》中曾提及会馆在京师者设置较早,据现存史料可溯至明永乐年间(1403—1424),较前此一般学者认为的草创时期要早140年。京师郡邑会馆最初是同乡仕宦公余聚会之所,逐渐演变成试馆,但始终不免同乡商人参加的痕迹。京师以外的会馆多属同乡工商组合性质,但亦往往有仕宦参加的痕迹。
  明中叶以后,中国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界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旅外同乡深刻认识到“无论旧识新知,莫不休戚与共,痛痒相关”,必须团结同乡仕商,“广其业于朝市间”。(参见《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于是他们通过会馆这一组织形式,利用传统的地域观念,把商埠中同乡之人联合起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与异域商人竞争。
  根据现有典籍,除知芜湖会馆成立于15世纪20年代,福州会馆最迟建于16世纪初外,其他能够确定创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以前的只有北京的歙县会馆、绍兴的稽山会馆和江西的新城会馆。1943年刊印的《闽中会馆志》列举在北京的福建府、州、县新旧会馆22个(这并非该省在京会馆的全部)。这里面除福州旧馆创建最早外,汀州会馆创于1587年,邵武会馆创于1606年,延平会馆大约也同时建立。另有延平郡馆为该府纸商所建,虽创建年代不详,但在顺治壬辰年(1652年)已经重修过一次,故能确定其初建于明朝。此外福清会馆为明天启年间(1621—1627)大学士叶向高倡建。同安及莆阳二馆也是创建于明朝。
  江西在京会馆最多,方志中所见最早的为新城会馆,创于明嘉靖后期。南昌会馆创建于明隆庆、万历年间(1567—1620)。新建会馆和吉安府因奉祀文天祥而得名的怀忠会馆,创建于明万历前半期。上高和新昌两县在明万历丁未年(1607年)就已因“旧馆湫陷”而重购新址另建。乐平县于1608年“买余干‘会馆’旧址”创建乐平会馆,由此可见余干会馆创建更早。此外袁州府属萍乡县等四邑合建之府馆,鄱阳、德化、高安等县的会馆,也都创建于明季。雍正朝大学士高安朱轼说的“前朝吾乡在京会馆最多”,必有相当事实根据。此外他省郡邑在北京创建会馆于万历朝者,计有浙江嘉兴、湖南常德和山西潞安等府和湖北麻城安徽泾县、浙江金华和陕西三原等县。
  以上何炳棣在《中国会馆史论》中的记载足以说明,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南方几省在北京建立会馆的郡邑已经不少,北方则山西、陕西郡邑亦开始在京建立会馆。不过就总数而言,大约过半数的北京郡邑会馆似仍创建于清代。
  明清时期,山西商人上通清廷,下结官绅,北上西向,东进南下,商路达万里之遥,款项可汇通天下,曾一度执全国金融之牛耳。他们在驰骋全国商界的同时,逐步形成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商帮集团。山西商帮集团性加强的标志也在于其大量会馆的出现。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商帮载体 应时而生
第一节 会馆产生 同乡组织
一、会馆产生渊源考
二、晋商会馆之社会影响
第二节 建造考究 特点鲜明
一、商业性强
二、地域明显
三、规模宏大

第二章 会馆渊源 商业印迹
第一节 会馆缘起 商业呼唤
一、会馆设立的商业印迹
二、晋商会馆之商业功能
第二节 会馆业律 市场管理
一、维持市场秩序
二、征收商费

第三章 瞻仰英灵 答敬神庥
第一节 关公信仰 崇奉老乡
第二节 诸神供奉 祈求佑护
一、财神供奉
二、行业神供奉

第四章 馆庙合一 后世可鉴
第一节 馆庙合一 多神共祀
一、馆庙合一的形式
二、多神祭拜的原因
第二节 诚商教育 后世可鉴
一、诚商教育的手段
二、后世可鉴

第五章 雕梁画栋 浸润文化
第一节 会馆建筑 风格各异
一、社旗山陕会馆建筑特点
二、开封山陕甘会馆建筑特点
三、洛阳潞泽会馆建筑特点
四、洛阳山陕会馆建筑特点
五、苏州全晋会馆建筑特点
六、山东聊城山陕会馆建筑特点
七、甘肃张掖山西会馆建筑特点
八、内蒙古多伦山西会馆建筑特点
九、安徽亳州山陕会馆建筑特点
十、汉口山陕会馆建筑特点
十一、海城山西会馆建筑特点
十二、天水山陕会馆建筑特点
第二节 会馆文化 底蕴深厚
一、会馆建筑的文化内涵
二、会馆彰显德育

第六章 会馆运转 风雨同舟
第一节 会馆运转 制度先行
一、人事制度的设立
二、入退会制度的设立
第二节 协调独占 整顿自治
一、协调矛盾
二、事业独占
三、整顿秩序
四、道德教化
五、信用自治
第三节 借助政府 结交官员
一、联合官员
二、借助政府
三、影响深远

第七章 戏曲艺术 余音绕梁
第一节 晋商会馆 戏曲艺术
一、山西梆子的发展
二、晋商捧场山西梆子
第二节 演戏酬神 艺术融合
一、演戏酬神
二、艺术融合

第八章 会馆精神 昭示后人
第一节 同舟共济 乐善好施
一、同舟共济
二、乐善好施
第二节 诚实守信 义薄云天
一、信义在会馆诚商教育中的体现
二、诚信在会馆建筑中的体现

第九章 横向比较 彰显特色
第一节 晋徽比较 特点迥异
一、晋商会馆与徽商会馆的相同点
二、晋商会馆与徽商会馆的不同点
第二节 晋欧比较 不同属性
一、晋商会馆与西欧行会的相同点
二、晋商会馆与西欧行会的不同点
第三节 晋商会馆之启示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