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对国民财富和福利增长的影响》:
另一方面,人们在从事生产活动过程中,除了不问断地将大量资源投入于制造资本品,还会以各种方式对自身进行投资,用于发展和提高自身的智力、体力等素质,以形成更高的生产能力。这种通过“干中学”所获取的专业化知识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使人们的平均技能水平或人力资本水平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其结果是不仅提高了自身生产率,还增加了物质资本的生产率,并带来了生产中的递增收益。
在开放经济中,对外贸易拓展了一国人力资本积累的途径。首先,对外贸易通常能够促成并深化专业化分工,受益于干中学效应,专业化生产将有利于一国人力资本禀赋的增长;其次,从国外进口新技术可以节约本国研发费用,加快国内的资本积累,同时新技术中所蕴含的知识可通过溢出效应促进本国的人力资本积累,并提高劳动生产率。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自身综合能力相对较弱,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来弥补本国人力资本投资之不足、提高本国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存量,可产生显著财富增长效应。从操作层面看,出口商可通过从国外买方处获取信息以改善产品的生产方法和服务质量,进口商则可通过获得其他地区生产的商品和服务中所包含的知识来提升国民对先进知识和技术的认识。
(五)促进外商直接投资进入
从发展过程看,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与替代关系。基于一国角度,开展对外贸易可以提高该国国民对国外市场的认知程度,降低投资成本,减少投资风险,这样会促进其对外投资的发展,而对外投资的发展也会带动中间产品的流动以及产成品的跨国营销;但是,对外输出产品会挤占一部分资本输出的生存空间,而以绕过贸易壁垒为初衷的对外投资则明显会减缓产品输出的扩张。从整体上看,一般认为互补关系要大于替代关系,即认为国际投资在替代部分贸易时也衍生了新的贸易机会,而国际贸易的适度发展也有利于吸引国际投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