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国际贸易“教”“学”研究(2014)》:
2以岗定课,体现国际贸易职业发展需求
从国家层面上看,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也明确提出“高等院校应紧密结合企业技能岗位的要求,对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和调整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所以以岗定课既是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必然选择,也是国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2.1以岗定课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和必然选择
对应用型大学而言,“学以致用”是其根本目标。“学”是手段和路径,“用”是目的。但是学什么,怎么学才能“致用”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2.1.1实务课程的以岗定课最能体现应用型特色和要求
国际贸易专业的实务课程主要有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函电、国际商务谈判和报关实务等。这些课程内容的设置和企业岗位实际要求是否一致直接关系到“应用型”培养模式的成功与否。学习内容和实际工作需要脱节既浪费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也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费用,这最终将导致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丧失竞争力,进而对这个专业的发展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以应用型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实务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并以此不断调节、优化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比如,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很多传统的纸质业务都已电子化,还有很多以前需要在营业厅才能办理的业务现在可以直接在网上申请办理,那么这些变化如果不能在课程设置中得以体现的话,学生毕业入职后对电子商务和网络的运用将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培训。要避免这一点,做到课程内容和实际岗位需要一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适时了解国际贸易相关国际规则、国际惯例等的变化,力争适时更新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与实际业务无缝结合。比如,国际贸易术语、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WTO最新规则和国际商法的内容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更新升级。但是教材的出版和这些国际规则、惯例的出台并不能完全同步,所以就会出现教材内容落后于实际的情况,这就需要教研室和任课教师随时关注并随时更新授课内容。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