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二维贸易救济体系构建之运作研究
本节以“时间维度”为序,即分别按照事前预警体系、事中应对措施、事后弥补策略为序介绍中国遭受反倾销的二维反倾销贸易救济体系的运作。
7.4.1 事前预警体系
在愈演愈烈的国际反倾销实践中,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相应的预警体系,如美国的“扣动扳机制度”、欧盟的“进出口产品预警机制”和印度的“大宗产品进出口监测机制”、巴西的“外贸出口预警机制”,等等。这些国家的反倾销预警机制基本上以现代化信息手段为依托,对国外贸易壁垒及贸易争端的监测预警发挥了重要作用。“预则立,不预则废”,尽快建立中国出口反倾销预警体系,是保证中国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策略之一。与费尽周折应诉反倾销相比,建立反倾销预警体系,通过预警体系化解国外对中国反倾销于无形显然是最佳选择。
在本章构建的反倾销预警体系中,行业协会处于核心地位,政府部门、社会机构、涉案企业这三个主体则处于辅助支撑的地位。
(1)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利用其权力能从中国海关、驻外机构(如驻外商务机构)等获取国外在发起反倾销调查之前的各类信息,包括各类进出口统计数据、市场变化、国外政策变动等各类国外信息,并将相关信息通过一定渠道在国内公布以及提供给相应的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将使用这些信息作为反倾销预警模型的输入资料。
(2)涉案企业。涉案企业(由于此时反倾销调查还未发起,因此这些企业还不是涉案企业,但为了前后名称一致,这里也称为“涉案企业”)将本企业的各类出口信息,如出口价格、出口额、出口市场份额等信息提供给行业协会,以及将本企业从国外进口商处获取的各类信息提供给行业协会。另外涉案企业需要未雨绸缪,在日常的财务运作中需要做到规范化,一方面能为行业协会提供准确的信息,另一方面一旦被国外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企业的“胜诉预期”也会相对较高,那么因为本企业的财务运作不规范而放弃应诉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3)社会机构。在预警阶段,主要需要由社会机构中的高校等研究机构的贸易专家根据科学研究结果为反倾销预警提供适用且有效的预警模型。由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特点,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没有一个预警模型适用于所有的出口商品。正是为了使预警模型更为有效,因此社会机构需要针对不同的行业或不同的大类产品来建立预警模型。预警模型的建立需要在反倾销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只有通过科学的统计和计量经济的方法甄别出对中国遭受反倾销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后,使用这些影响因素构建出的预警模型才具有效用,才能通过这些影响凶素的变动及时发出准确的预警信号。周灏(2009,2010)在针对纺织品的预警体系和模型方面也曾进行了一些探索。中国是一个纺织大国,纺织业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纺织品是中国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同时也是中国遭受国外反倾销的主要产品。中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竞争情报方面的反倾销诱凶,预警体系需要依赖纺织品贸易中的竞争情报的收集和甄别,笔者采用射线原则来建立了预警模型,利用历史数据进行了预警有效性检验,结果显示预警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这些探索对于理论界或者实际管理者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