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4,深化经济改革与适度经济增长.2014,Deepening economic reform and maintaining proper growth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43558
  • 作      者:
    刘伟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2014年度中国经济增长报告从国民经济核算与重点统计领域的改革,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国际收支,体制改革,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宏观经济政策与体制,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七个方面论述深化经济改革与适度经济增长的问题。
展开
作者简介
  刘伟,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br>  <br>  蔡志洲,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4:深化经济改革与适度经济增长》主要内容包括:我国经济增长及失衡的新变化和新特征、产业结构演进中的经济增长和就业、从最终需求看经济增长、国际收支与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现阶段中国国际收支发展变化的特征、外向型经济格局的变化与国际收支变化、资本管制、货币政策与汇率稳定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四、政策调控适度,但调控方式转变艰难<br>  (一)政策调控适度包含这样几方面含义<br>  第一,财政与货币政策采取松紧搭配反方向组合,尽管在政策效应上会产生相互抵消的作用,但这种组合有利之处在于,当经济存在滞胀风险,而双重风险孰为首要或难以判断或不断变化时,相比较“双松”或“双紧”,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宏观政策调控本身的风险,从而降低由宏观政策调控引发的经济波动幅度。<br>  第二,在反方向组合的框架内,根据经济失衡而变化的新特点,适时调整松紧搭配中的松或紧的不同力度,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和通货膨胀两个上下限目标之间不断地调整松紧各自的力度,即围绕着既定经济增长7%以上的目标和3%左右的通胀控制目标,调整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和货币政策的从紧力度,只要在这一上下限范围之内,宏观经济政策便只做松紧程度上的微调,不做方向上的逆转,既提升了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也提高了社会对宏观经济政策预期的稳定性。<br>  第三,从经济运行实现的全年指标及相互之间的协调性来看,宏观调控的力度和各方面政策的系统性(包括财政收支政策、货币信贷和利率政策、国际收支及汇率政策、国民收入分配即居民收入调节政策等)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实现了GDP增长7.7%,CPI增长2.6%、进出口增长7.6qo、财政收入增长9.6%、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0%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更为重要的在于,一方面这些所实现的目标与预期目标基本吻合,体现了宏观政策对于经济增长和运行的可控性;另一方面,各目标间的相对关系,体现了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的要求,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目标诸方面的结构关系朝着再均衡方向的进展。财政收入增长长期显著地高于GDP增长的状态有所改变,9.6%的财政收入增长考虑到价格因素(按当年价格统计)与7.7%的GDP增长率(按不变价格统计),实际上还基本持平,同步增长。8%左右的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平均)可以说已实现略高于CDP增长率的目标要求。7.6%进出口增长,同时经常项目盈余占GDP比重持续下降,稳定在2%-3%(2007年为10%以上),这些都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严重比例失衡,包括内部经济结构和外部账户的再均衡。在新的一年里,只要国际国内社会经济不发生重大变化,继续稳定实施这种宏观政策,预计经济稳定增长且结构发生良性变化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国民经济投资率和消费率相互间的比例均稳定在50%的水平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稳定在2013年(实际增长19%左右)的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与2013年持平(实际增长11%左右),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控制在13%-14%,出口增长率继续保持在2013年的幅度(其中出口增长或有可能略高于2013年,出口增长率达到9%左右的水平或略高),则可能有7.5%以上的经济增长、3%左右的通胀、4%略强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如果国际经济复苏步伐能够进一步加快,或许可能有更高些的GDP增长率。<br>  (二)所谓宏观调控方式转变艰难包含这样几方面含义<br>  第一,财政与货币政策组合方式转换存在困难,使松紧搭配的宏观政策具有一定的刚性,难以充分地适应经济失衡周期的变化,一般而言,在危机发生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于经济短期增长有明显的作用,而同时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缓解通缩有积极作用,对增长并无显著作用。在危机过后的复苏阶段,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长期增长并无明显作用,但同时对通胀会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则对稳定长期增长具有较显著作用,对通胀的作用则趋于稳定。换句话说,如果经济遇到危机冲击,若衰退不是极为严重需要采取货币和财政政策双松式的全面扩张,或即使需要全面的扩张,但同时存在较高的通胀(滞胀)风险的条件下,应首先主要依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的扩张作用居次要地位,可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及相对宽松的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在进入复苏阶段,则应更多地依靠扩张性的贷币政策及相对从紧的或收敛的财政政策。<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nbsp;绪论<br>第一节&nbsp;当前经济失衡的新特征与深化改革<br>第二节&nbsp;总量扩张与结构演进<br><br>第二章&nbsp;国民经济核算与重点统计领域的改革<br>第一节&nbsp;关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修订<br>第二节&nbsp;关于GDP核算的改革<br>第三节&nbsp;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br>第四节&nbsp;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br>第五节&nbsp;服务业统计制度方法改革<br>第六节&nbsp;正确运用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分析宏观经济<br><br>第三章&nbsp;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br>第一节&nbsp;我国经济增长及失衡的新变化和新特征<br>第二节&nbsp;产业结构演进中的经济增长和就业<br>第三节&nbsp;从最终需求看经济增长<br><br>第四章&nbsp;国际收支与经济增长<br>第一节&nbsp;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br>第二节&nbsp;现阶段中国国际收支发展变化的特征<br>第三节&nbsp;外向型经济格局的变化与国际收支变化<br>第四节&nbsp;资本管制、货币政策与汇率稳定<br><br>第五章&nbsp;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br>第一节&nbsp;现代化、CDP与体制改革<br>第二节&nbsp;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的三个历史阶段<br>第三节&nbsp;适度经济增长、提高增长质量与深化经济改革<br><br>第六章&nbsp;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研究<br>第一节&nbsp;自然城镇化与实际城镇化<br>第二节&nbsp;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总体思路和战略路径<br>第三节&nbsp;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进程研究<br><br>第七章&nbsp;财税体制的改革与财政政策<br>第一节&nbsp;财税体制的改革与经济增长<br>第二节&nbsp;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的理论讨论<br><br>第八章&nbsp;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br>第一节&nbsp;环境规制理论基础及中国发展现状<br>第二节&nbsp;环境规制效率的宏观影响机制:环境效率的测算<br>第三节&nbsp;环境规制效率的微观影响机制:企业绩效的测算<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