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论分析:本书的理论分析包括马歇尔一勒纳条件、不完全竞争的汇率传递模型、加成定价模型、标准贸易模型以及货币替代模型。这些理论模型分别用于讨论人民币升值对贸易失衡的调节效应、进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贸易收支的收入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以及贸易项下“热钱”的形成机制,从理论领域看属于新古典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
2.实证分析:本书的实证分析包括马歇尔一勒纳条件的一般形式、分布滞后模型(DLM)、面板数据模型以及VECM模型。与理论分析类似,这些实证模型分别用于讨论人民币升值对贸易失衡的调节效应、进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贸易收支的收入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以及贸易项下“热钱”的影响因素。具体如下:
关于进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本书从总体和分行业两个层面进行计量设定讨论。构建分布滞后的时问序列模型,通过0LS方法估计短期和长期的进口价格的ERPT系数,研究进口价格的影响因素。计量时间区间为2005年8月至2011年12月。选取的行业除了SITC两位数分类下按进口总量排名的前6名商品,还包括SITC两位数分类的行业——工业制成品及其次级分类:原材料制品、机械设备与运输品和杂项制品。
关于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本书从总体、行业和时间段三个层面进行计量设定讨论。在总体层面上,构建分布滞后的时间序列模型,通过OLS方法估计出口价格的长期ERPT系数,研究出口价格的影响因素,分为基准模型和备择模型。基准模型采用解释变量的分布滞后回归形式,备择模型则将因变量的滞后一阶加入解释变量。在分行业层面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为短期弹性的面板模型和长期弹性(含滞后项)的面板模型。短期弹性的面板模型计量当期PTM系数,长期弹性的面板模型计量当期和滞后期加总的长期PM系数。计量时间区间是2005年8月至2011年12月。行业分类为原材料、机械运输与设备和杂项制品。
关于贸易弹性的估算。本书分别以中国的进出口数量为因变量,以实际收入与相对价格为自变量,构建分布滞后的时间序列模型,通过0LS方法计量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从总体、行业和时间段层面比较研究整体与分行业、分时间段的差异,寻找总量偏见(AggregationBias)的证据,从而揭示中国贸易弹性的特征。在时间段层面上,整体区间是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根据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断点,将整体时问分为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和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依据是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贸易萎缩,人民币兑美元于2009年停止了升值步伐,直至2010年6月才重启升值之路。第一阶段是人民币单边升值的主要阶段,可以与总体评估作比较研究。在行业层面上,本书选择sITc两位数分类下进出口总量排名前6位商品以及原材料、机械运输与设备和杂项制品行业。
关于人民币升值对贸易失衡的调节效应。基于标准贸易模型测算的进出口价格弹性和基于PM、ERP模型测算的汇率传递率,本书将这些变量代人马歇尔一勒纳条件的一般形式,在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上升1%的情况下计算人民币升值调节贸易失衡的基准效应。进一步地,在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上升为实际值的情况下计算人民币升值的调节效应,与贸易收支的实际变化比较,揭示汇率在贸易失衡调节中的作用。
关于贸易项下“热钱”的影响因素。本书以贸易项下“热钱”为因变量,以汇率、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和资本管制力度为自变量,构建VECM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因素及其孰轻孰重。其中以中美贸易顺差为基准,选取内地和香港贸易顺差与中美贸易顺差之比表示贸易项下“热钱”。时间区间为2001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四季度。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