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形势下中国重大社会矛盾问题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554988
  • 作      者:
    吴忠民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当前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丛书:新形势下中国重大社会矛盾问题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民生需求甚于政治诉求、官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个案问题容易演化成整体化的矛盾问题、诉求方式相对温和、解决社会矛盾问题的两难境地、社会矛盾问题的生长空间很大等。
展开
精彩书评
  ★当前,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中,有些是老问题,或者是我们长期努力解决但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或者是有新的表现形式的老问题,但大量是新出现的问题。
  ——习近平
展开
精彩书摘
  《当前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丛书:新形势下中国重大社会矛盾问题分析》:
  第三,腐败容易导致对公民个体的平等权利和合理利益的侵害。公权存在的另一重要价值就是对公民个体基本权利和合理利益的保护,同时它也是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取向。习近平同志曾强调,要坚持“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也即是说公权的行使底线必须要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平等权利和合理利益,如公民的生命、安全、住宅、财产等基本权利。而如若不对公权进行限制,就会导致公权私用,造成公权进入私人领域,干预甚至强制私人事务,以公共名义来牺牲个体人的平等权利和合理利益。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进行权力腐败而直接损害公民个体合理经济权利的现象屡见不鲜,如近年来频频发生“强力拆迁引发的维权钉子户”“政府暴力征地”等现象,这些事件的背后都或多或少与腐败有牵连。
  第四,触发社会群体性事件。公权力的扩张和腐败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导致干群关系非常紧张,群众对公权部门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有些地方甚至出现群众采取过激行为,爆发与政府部门对抗的群体性事件。2009年1-11月,纪检监察机关严查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其中,监察部直接参加16起特别重大责任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98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51人。
  毫无疑问,腐败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会严重腐蚀党和政府的执政地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反腐倡廉能力,是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也是赢得民心的重要途径。
  三、中国改革进程中腐败问题的成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社会问题的产生、存在和演变,并非偶然的现象,也不是孤立的问题,而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原因和条件。权力腐败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形成和发展也不是某个单一社会因素的产物,而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制度的缺失:腐败滋生的根本原因
  制度是人类设计出来型塑人们互动行为的一系列约束,或者说是约束个人行为的各种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的集合体。“制度通过影响人们对各种行动方案的成本和收益的计算而最终影响个人选择。个人选择就是在制度这只既有形又无形的手的指引下完成的。”制度的缺陷和规则的失效往往为腐败留下了可乘之机,正如邓小平所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温家宝指出,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重要原因在于制度不完善、体制机制有漏洞。体制和制度是最深层次的原因,只要体制和制度方面还存在权力腐败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权力腐败就难以避免。
  第一,市场机制的不健全。现阶段中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不完善程度,也即是说市场化的程度严重不足容易诱发腐败。目前,政府已逐步从经济领域退出,但政府部门依然还掌握着许多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稀缺资源,行政干预的影子依稀可见。一些经济主体为了获取投资、贷款、项目审批、减免税、优惠政策,不惜采取各种手段腐化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手握实权的干部官员,借机“设租”并进行“寻租”活动。简言之,在经济领域行政干预的力量依然很大,未能有效地引入市场机制,无法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局面。凡是行政干预多、竞争不充分的领域和环节,往往就是腐败高发的领域和环节,如土地建设工程、房地产等领域。
  ……
展开
目录
引言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的主要特征
一、中国现阶段出现大量社会矛盾问题的原因
二、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的主要特征
1.民生需求甚于政治诉求
2.官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3.个案问题容易演化成整体化的矛盾问题
4.诉求方式相对温和
5.解决社会矛盾问题的两难境地
6.社会矛盾问题的生长空间很大

第一章 社会风险问题
一、中国改革进程中的主要社会风险
1.制度性风险
2.阶层性风险
3.组织性风险
4.心理性风险
二、中国改革进程中社会风险的特征
1.巨量性和复杂性
2.特殊的社会根源性
3.并发性
4.积聚性和基础性
5.风险日益被泛化
三、社会风险对中国改革进程的社会影响
1.增进改革的风险意识
2.提升社会风险的应对能力
3.增大改革进程的成本
4.扭曲改革的发展进程
5.中断改革的进程
四、中国改革进程中社会风险的形成机理
1.社会风险源
2.风险形成的节点
3.风险传导的场域
4.风险形成的势能
5.社会风险的爆发
五、如何认识和处理中国改革进程中的社会风险
1.理性认识中国现阶段的社会风险
2.增强社会风险意识
3.避免和减少各种社会风险
4.降低社会风险的负面影响

第二章 贫富矛盾问题
一、中国现阶段贫富差距过大的表现
1.中国现阶段贫富差距问题的基本状况
2.对贫富差距问题的两个基本判断
二、中国现阶段贫富矛盾的主要特征
1.贫富矛盾的核心在于社会结构层面上的矛盾问题
2.政府未能有效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责
3.中国民众更加在意贫富差距问题
4.贫富矛盾的演化到了重要的临界点
三、贫富矛盾问题广泛而深远的负面影响
1.贫富矛盾问题对于社会安全的危害
2.贫富矛盾问题对于政治建设的负面影响
3.贫富矛盾问题对于经济极为不利的影响

第三章 干群矛盾问题
一、中国现阶段干群矛盾的主要特征
1.干群矛盾是当前中国突出的社会矛盾
2.干群矛盾在基层或者一线尤为尖锐
……
第四章 劳资矛盾问题
第五章 腐败问题
第六章 网络安全问题
第七章 流动人口问题
第八章 失地农民问题
第九章 就业问题
第十章 住房问题
第十一章 社会保障问题
第十二章 群体性事件
结束语 积极应对社会矛盾问题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