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丛书:道德》:
三、道德认知的意义
道德的观念在形成过程中,逐渐发展为道德认知。它的主要特点与全部价值都表现在过程之中,在过程中孕育发展,又在过程中发挥作用,体现出所谓的意义。
1.有利于评价实践。人类的道德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它在实践中形成,又反过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根据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的描述,野蛮时代的对偶婚制,“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有一个主妻(还不是爱妻),而他对于这个女子来说也是她的许多丈夫中的一个主夫。”这对于蒙昧时期的群婚制来说,是道德的,但相对于文明时代的一夫一妻制来说,又是“不道德”的。而这种“道德”或“不道德”观念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而“新道德”又有利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使人们过上更加文明、卫生而又健康的生活,也有利于提高后代的智商。人们对当下一些贪官有多个性伴侣的生活进行嘲讽与揭露,嗤之以鼻,因为那些贪官的私生活极不道德。网上揭露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西温庄乡西攒村,身为区人大代表的原村民委员会主任李俊文,竟有4个“老婆”,共生育了10个子女,有关部门迅速查处,上级人大常委会当即作出了罢免李俊文的“人大代表”资格的决定。
2.有利于发展。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社会。有了对道德的正确认知,人们才能正常地生活与交往,明白怎样的行为是“道德”的,应当弘扬;怎样的做法是“不道德”的,要坚决反对。历史是前进的,不可逆转的。谁要逆历史潮流而动,绝不会有好下场,受到历史的惩罚是必然的。比如,我国的改革开放,意味着朝着文明的未来前进,国家权力机关应当更加文明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更加文明地执法。而薄熙来、王立军乱用职权,趁着“打黑”就狠狠地“黑打”,排除异己,培植亲信。大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做了很多无法无天的坏事,这样做极不道德。这一切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他们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3.有利于思想素质的综合提高。道德认知的过程,是一个由“知”而“行”,“知”“行”合一的过程。一个人的道德素质真正的提高了,他必然会有高尚的行为。“理论一大套,实际做不到”的人,绝对谈不上什么道德,应该认定其十分卑鄙、低俗,充其量是一个伪君子。“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过北海,不是不愿意去做,是做不到;不给长辈做件弯折一根树枝这样的小事,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意去做。《孟子》)给老人一点照顾与尊重,是一个人应有的道德。公交车上,不去占“老弱病残孕”专座,或者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座,这是每一个健康的年轻人应有的道德。看到他人有困难,尽可能给予帮助,这是应有的美德。有了这样的思想认识,并如此实践,这就体现了思想素质比较高,非同流俗。
当然,老年人也应当自重。据2013年11月16日《羊城晚报》报道,2013年10月30日下午17时50分许,汕头市河浦中学的两名高三学生,放学后在学校附近一条小路边吃东西时,看到一名骑电动车的老人,由于路旁有沙堆和树枝,突然急刹,车子侧翻滑出好几米,老人摔倒在地。两人立即上前将其扶起并护送回家。结果摔倒老人称是两名学生导致其摔倒受伤的,要求两人担责并赔偿。备感委屈的两名学生将事件的前因后果发上网络并报警。警方经过近半个月的调查,11月14日,受助老人承认自己一时糊涂,并登门致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