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聚元号弓箭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5015927
  • 作      者:
    韩春鸣编著
  • 出 版 社 :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聚元号弓箭》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知识性与艺术性并重。作者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某一领域中的知名专家及一线工作者,他们撰写的书 一是要让本专业的人有收获;第二是要让非本专业的人看得懂,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公众事业。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工程,越是在大发展、大变动的时代,越要坚守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维护我们的民族文化基因,不能忘了回家的路。

展开
精彩书摘
  我国很多古籍中对于弓箭的制作有不同程度的表述。如《考工记·弓人》《梦溪笔谈·技艺》《天工开物·弧矢》《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等。其中,《考工记》一书甚为详尽。这部传世之作大约完成于春秋时期,其中“弓人为弓”篇对于弓的材料采择、加工的方法、部件的性能及其组合,均有较详细的记述;对于弓箭制作中的要求和规定,以及对工艺上应防止的弊病,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析。
  《考工记》著作者认为,制弓以干、角、筋、胶、丝、漆,合称“六材”为要。“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将六材合制成弓,短时间内不可奏功,不同的工序需选不同的季节,以保证弓的质量。“凡为弓,冬析干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寒奠体。”由此可以看出,历史上制作一张好弓,如果从原材料准备开始计算,那就需要两年至三年才可全部完成。
  春秋战国以后的2000年内,复合弓制作技术、制弓术与《考工记》所记载的没有要旨上的根本变化。
  《考工记》六材之干包括多种木材和竹材,用以制作弓臂多层叠合的主体。干材的性能,对弓的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考工记》中注明:干材以柘木为上,次有檍木、柞树等,竹为下。用这些树木制作的弓,材质非常坚韧,不易折断,发箭射程远。就地域而言,南方弓与北方弓在材质选择上有所不同,南方因竹子较多,因而选择竹子为干材可做到物美价廉;而北方,特别是相对寒冷的东北地区,则以选择柘木、檍木、柞树这一类硬实木为主。
  六材所称之角,即动物的角。制弓人将动物角制成薄片状,用于贴在弓臂的腹部(内侧)。据《考工记》记载,制弓材料中所用角主选是牛角,以本白、中青、未丰之角为佳;“角长二尺有五寸(近50厘米),三色不失理,谓之牛戴牛”,这就是最佳的角材。“牛戴牛”是什么意思?是讲这样一只牛角相当于一头牛的价格,也可以说,这样的牛头上生长的牛角,相当于两头“牛”。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弓箭文化溯源
第一节 古代射艺
第二节 弓箭行业的祖师
第三节 射艺的传播
第四节 古代射礼与奥林匹克射箭

第二章 聚元号弓箭历史
第一节 聚元号老弓浅析
第二节 从造办处到东四弓箭大院
第三节 清朝弓箭制作的管理
第四节 聚元号弓箭铺什么时候姓了杨?
第五节 聚元号弓箭特色

第三章 弓箭制作与聚元号技艺之术
第一节 历史文献中的相关记述
第二节 聚元号传统弓的制作工序及材料
第三节 聚元号传统弓的制作工艺
第四节 聚元号传统箭的制作方式
第五节 三年成弓

第四章 难忘的历程
第一节 最艰难的岁月
第二节 最辉煌的往事
第三节 “文革”时期的聚元号

第五章 聚元号起死回生
第一节 割舍不掉的家传老手艺
第二节 老玩意儿还有希望吗?
第三节 父子又成师徒
第四节 功夫学到家了吗?
第五节 遇到两位“贵人”
第六节 什么是“有的放矢”?

第六章 让外界突然关注的小屋
第七章 难题一道道解开
第八章 图赏聚元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