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可以看出,为什么对于太极拳的掌握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太极原理,了解这一原理,有助于掌握静功,也就是对“神…意”“气”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是动功,也就是在静功的基础上实现动态的自然与平衡,在遇到对手时仍能保持那种状态,并不断提升它的纯洁度。
太极拳谱的相关理论有很多,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这里所谓的阴阳,不是静态的阴阳之分,而是在技击过程中阴阳变化、相互转化的过程,是动态的阴阳,也是太极体的阴阳,即内功的阴阳。如果仅有形体的阴阳,还不属于太极拳术的范畴。武禹襄在《太极拳论要解》中强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视动犹静。”指的也都是内功产生以后的动静,即共分四种形态:①内外相合之动;②内外相合之静;③内动外静;④内静外动。
这就说明,动静之分合是有层次的。内外要有区别,特别是在知彼之功阶段更为突出。只有将内外、动静区分开来,并通过内功落实到自身的知觉当中,才能懂得什么是黏,什么是走,什么是阴阳相济。
因为“黏”与“走”指的都是内功,是“神”“意”“气”运化过程与感受,可以由个人意志进行调配。这一调配方式就是拳术,调配的客体就是太极。
所以,无论用何种语言和词汇来形容太极,太极说的就是一件事,一个理,即“万物一气是根本”。
在太极拳内功技法中,就可以看到“元气无形,以制有形”的内气外放现象。从而,也可以反过来探寻这一表象产生的根源,练好太极拳。
陈长兴在《用武要言》中说:静以待动,动以处静,然后可言拳术也。
作为总体概括的阴阳二字,在具体用法上可拆分成动静、开合、虚实等,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体验和需要去认识阴阳,使阴阳具体化,便容易掌握其规律了。
由于有了无极生太极的源头,产生太极生两仪的理论,并延展了阴阳这一无所不在的对立统一论,从而才能明白“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的内涵,也才能懂得“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的根源。
实践中,练拳架有无内功的界定很重要,困惑的根源来自“练的不是一个东西”。因此,了解练的是什么,将决定最终的层次与效果。练形生精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阶段,但如果只徘徊于这个阶段,将不可能上升到“练精化气”“练气养神”“练神还虚”“练虚合道”各层面,也就无法实现刚柔的极致。
还有一个误解,认为“刚”才能实战,“柔”不能实战。这种观点仍是基于形与力的运用,但太极拳术的“柔”,不是形与力的柔,因而二者并不是一个要领,太极拳术的刚柔是一个事物的两个面,也就是“神”“意”“气”化合的阴阳相济,是内功的实用方法。这种化合不以自主意愿变幻刚柔,而是以对方的来力方式、程度,自动顺应对方的变化而产生的变化。由于练法比较特殊,得道之人层次不一,宣传力度不够,暂时还不能被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可。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