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556915
  • 作      者:
    姚绍文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姚绍文,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昆明)基地主任,中国通信学会会士,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教育部网络工程特色专业首席教授。曾任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南澳大利亚大学(ITR,电信研究所)访问学者,德国卡尔斯鲁厄(Karlsruhe)大学访问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钱学森之问,使得教育的问题更加凸显。如何站在历史、人生和全球的高度,找准教育的核心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当下一个热点问题。
  作者基于大量教育教学实践和案例,结合我国当下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和普遍认识,结合自身理工科学术背景,采用工程过程、方法,结合人从婴幼儿到成年的成长过程,提出了教育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教育工程设计的核心原则、主要目标、体系框架、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在教育工程中的作用,并对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采用量化指标评价教育未尝不可,然而,过于追逐结果未必恰当。为了应付评估,所有参评学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有的学校甚至为了得优秀而作假。学校尚且如此,又何以理直气壮地要求学生不作弊、不抄袭呢?古人尚能理性地认识到“文无第一”、“术业有专攻”,即使某人获得了诺贝尔奖,也不能代表他就是第一,且永远是第一。因此,在学生身上施行的教育是优是劣,很难简单地通过刚毕业的学生进行评价,往往需要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得到体现。
  评价的目的是保证教育质量、提升教学水平,同时,也让社会公众能了解某些学校的办学状况。但我们更应该理性地认识到:教育难以被量化评价,还在于其工程过程所涉及的很多环节、方法无法被量化。教育的理念、方法属于抽象的概念,总是蕴含在具体的过程中,而评价指标属于具体量化的概念。两者有关联,但却不能等价。社会公众对此缺乏理性且清晰的认识,这无伤大雅,可教育管理部门若如此,则不是中国教育的福音。
  如此简单地将抽象概念的评价等价于具体指标的量化,已使原本因地域、阶段、课程、教师的不同而应呈现多元化特征的教育变成统一模式的小学、中学和大学。这种现象本身就是理性思维缺失的表现,这种缺失亦是教育使然。无怪乎有人戏言:20世纪初的那些大教育家、西方大学者,他们给学生上课时,常常天马行空,在教学过程中进出的思想火花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按照现行的评价体系进行评估,他们可能没有一个是合格的教师。
  往更深层次说,当下的教育已使很多人缺失了常识以及理性思维,使我们从骨子里就崇尚“第一”。君不见,全球最大××、全球最快××以及很多吉尼斯世界纪录不断在我国产生,除了得到些许面子和精神安慰外,我们还得到了什么?更为滑稽的是,争抢曹操墓地、划分南北分界点、论证潘金莲的籍贯、林黛玉是死于忧郁症还是心脏病、斥资百万建郭靖黄蓉的雕像等,皆是理性缺失的表现。
  在很大程度上,这些现象属于“面子”问题。对此,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早有剖析。时至今日,我们在柏杨先生描述的面子的基础上,发展到了“病态”的程度。一些地方一味地追求CDP,建设“面子工程”;各种国际比赛,我们“赢得起,输不起”;一些官员的个人面子常常被提升到政治高度,甚至演变为民族、国家的面子。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开篇之言
第二节 钱学森如是说
第三节 他山之石
第四节 教育处在交叉的路口
第五节 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人生面临的困惑
第一节 从理想到现实的无奈
第二节 几个跨越的困惑
第三节 “读书无用论”的困惑
第四节 素质教育的困惑
第五节 社会的困惑

第三章 教育问题的综合分析
第一节 教育生态环境的恶化
第二节 教育在中国的地位与缺失简析
第三节 对教育思考的局限分析
第四节 治标不治本
第五节 教育问题和体制的关系分析
第六节 其他方面
第七节 并非问题的全部

第四章 各种教育观点分析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分析
第二节 中国的教育发展过程简析
第三节 西方的主要教育思想简述
第四节 西方教育思想的内涵分析
第五节 中西方教育发展轨迹的对比分析
第六节 一篇文章的启示录
第七节 一点联想、感慨和无奈

第五章 教育是一个工程问题
第一节 教育的另一种分类法
第二节 工程和科学的区别
第三节 教育工程设计的核心原则、目标和指导思想
第四节 教育工程的体系框架思考
第五节 家庭和社会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
第六节 美国小学教学目标的启示

第六章 实施现代教育的一些建议
第一节 面对问题我们该持有什么心态
第二节 对基础教育的看法和建议
第三节 对大学教育的建议
第四节 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第七章 个人成功的方法
第一节 什么是个人成功
第二节 个人成功的五个要素及其关系
第三节 个人的差异性和软件基因性
第四节 个人软件的改善
第五节 学习的五个步骤
第六节 教育助你走向成功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