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网民社交媒体传播需求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084690
  • 作      者:
    顾明毅著
  • 出 版 社 :
    世界图书广东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上海外国语大学当代传媒与文化研究丛书:中国网民社交媒体传播需求研究》重点研究网民阶层力量和社交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特征。集中梳理了我国网络传播研究中近期涌现的相关概念,提出以受众思维出发的“多屏化”全媒体环境,赋予受众新的媒体选择权(“多元化传播的媒介选择需求”一章中展开讨论);提出社交媒体传播的宇宙观和星系传播模型;分析媒介化社会的受众中心,提出了受众认知幅度的时代性扩展(世界观念、社区观念和自我观念在社交媒体时代得以出现并加强),超越“亲缘”和“地缘”范围,打破差序格局,运用传播“选择权”建立社交边界(“网民文化社会认同的需求”一章中展开讨论)。
展开
作者简介
  顾明毅,上海人,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博士后,美国广告学会AAA会员。专长网络传播研究、新媒体受众价值。专注于研究21世纪广告与营销传播理论、行为经济与互联网传播未来,旨在探索移动互联网对广告价值的颠覆性创新。曾在JMComm2012亚太新闻与传播学年会发表品牌研究论文,并入选《传媒上海2013蓝皮书》。出版专著有《发掘客户全程价值的钻石》。已有30篇论文发表在《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新闻记者》、《当代传播》等专业期刊上,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课题“我国网民社交媒体传播中的社会价值”等基金类研究项目。
展开
内容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当代传媒与文化研究丛书:中国网民社交媒体传播需求研究》面向未来的传播价值和人的意义界定,面向传播与营销,对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呈现的需求进行了深度解析,是一部系统研究Web2.0社交媒体时代数字人需求的书籍。
  互联网技术不断增强的受众体验功能,无限延伸受众实现传播的途径,最终赋予受众自媒体的强大能力。
  人的需要拓展为“数字人”的传播原生能力,客观具象的社会、媒体和组织约束不断被突破。传播和行动的并行,呈现人的线上社会和线下社会的同体存在,同时改变了人的实践,即满足需要的物质化过程。
展开
精彩书摘
  《上海外国语大学当代传媒与文化研究丛书:中国网民社交媒体传播需求研究》:
  以“80后”和“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群体,他们从出生起就经历了改革开放的经济成就,并享受到不同程度的物质环境、全球化无限制的网络信息。因而,他们对于传统儒家伦理道德和革命战争年代“阶级化”语境都非常生疏,他们自我认同并已根深蒂固的文化环境就是移动社交媒体环境。这就容易引发认同障碍,社交媒介时代带来网络新闻及议题引发的传播效果深刻影响到社会价值传播和文化社会认同,这已不仅是媒体间争夺眼球的战争,而是延伸到了社会阶层冲突以及代际文化沟壑。
  1990后出生的大学生从2012年起开始毕业,并纷纷进入职场。最快速反应的永远是企业和市场,各大公司企业纷纷开始讨论如何接纳和管理“90后”新员工。多数500强企业以及中小型企业纷纷将应对“90后”新员工作为一项崭新的课题。他们出生和成长于更彻底的改革开放浪潮中,从小伴随着电子媒介和丰富的市场产品长大,从青少年开始,就已经是移动通讯终端和互联网的忠实用户,他们的思维方式、意识形态、认识能力、社会观点、学习态度都深深地受到了媒介化社会的影响,并且积极参与到移动社交媒体的传授活动中。总之,“90后”青年的线下社会生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线上社会生活方式影响的。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 我国网民的阶层力量崛起
1.2 社交媒体的传播革命
1.3 基于人的传播需求研究

第2章 传播从需要到需求
2.1 经典传播定义的两个层面
2.2 人的基本需要
2.3 基于需要和实践的传播
2.4 “受众中心论”的传播需求

第3章 全媒体环境下社交媒体传播与媒介化社会
3.1 全媒体环境的受众选择与创造
3.2 社交媒体传播的新世界
3.3 媒介化社会风云

第4章 移动社交媒体传播的前沿和未来
4.1 社交化、现场化与移动化So
4.2 网络价值实现——众包
4.3 超越语言障碍:人类再造巴别塔

第5章 我国网民的结构与生活方式
5.1 网络的使用者
5.2 网民使用行为特征
5.3 移动化的社交媒体新场域

第6章 我国网民的需求结构与分类
6.1 我国网民社会化信息传播的需求
6.2 我国网民层次需要模型
6.3 传播关系下网民的需求结构
6.4 网民需求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第7章 网民舆情传播的需求
7.1 社交媒体中的网络舆情
7.2 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的模型演绎
7.3 网民受众的舆情需求
7.4 面对舆情需求的服务型管理
7.5 网络反腐的需求——光靶效应

第8章 网民对品牌安全庇护的需求
8.1 四种企业类型的品牌传播问题
8.2 网民消费需求的层次模型
8.3 品质危机与消费权利的全球经验
8.4 品牌精神的回归
8.5 社交媒体传播的品牌重建

第9章 多元化传播的媒介选择需求
9.1 媒介化社会的网络代沟
9.2 沉默螺旋和绝对优势
9.3 “螺旋悖反”下的网络代沟
9.4 受众与媒体选择的融合

第10章 网民文化社会认同的需求
10.1 社交媒体的“舆论场”
10.2 选择性认同的规则基础
10.3 对地域文化认同的观察——以上海为例

第11章 网民娱乐的需求
11.1 后大众传媒时代的娱乐升级
11.2 网民需求的娱乐性生成
11.3 网民需要满足的娱乐内涵
11.4 社交媒体上网民娱乐需求的本质

第12章 青年网民的社交媒体传播需求
12.1 青年网民的社会代际
12.2 “90后”大学生网民的生活方式变革
12.3 青年网民的“网络流行语”报告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