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装的中国精神
近年来,在国家“出版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之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图书走出国门。与此同时,书装设计的表征形态,也一起进入世界文化融会与交流的潮流。这是一件好事情。但是,由于版权交易引进大于输出的格局没能根本上转变,因而国际设计风“入侵”中国书装设计领域已成为一道“风景”,且呈强劲势头。于是问题便出现了,即设计的国际主义垄断性,造成民族性的削弱,乃至民族性的逐渐消失。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中国特色的缺失。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包括装帧设计文化交流是必然趋势,关键是在交流中,我们如何坚持延续并创新设计本土特色的问题。难道我们只能以那些从西方引进、模仿的设计,去表达新世纪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精神?
克服评价标准的同质化倾向
书装设计中国特色的缺失,不是一个单纯技法问题,也不是完全的个人好恶倾向,而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折射,最典型的莫过于评价作品价值时言必称“与世界接轨”。此种趋势并不只限于书装设计领域,在影视传媒、文学艺术、建筑设计,还有很多领域亦如是,甚至于普通消费者,也是动辄以“洋气不洋气”为尊。似乎“不接轨”“不洋气”即不足以彰显自己身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审美水平。
“五四”以降,中国文化“破旧有余立新不足”,到了“文革”则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如潮水般涌入国内,原本被“革了命”的传统文化伤痕累累,脆弱的中国现代文化体系尚未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容易在文化碰撞中失语。从设计创作来看,多年来海外流行什么,中国也流行什么。例如瑞士平面设计风、美国平面设计风,以及中国近邻日本的平面设计风等等。在创作中效法他人而没有自我,已成为一种惯性思维。
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中国文化缺乏足够的自觉和自信。尽管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在文化界包括设计界谈“中国特色”的人多了起来,但依然是赶时髦、随大流者多,认真思索并有独立见解者少。什么是“中国元素”“中国特色”?在很多人心里仍然是一个疑问。有疑问、不清楚,自然就难以作出较为恰当的判断和选择,因而作品的风格和内涵模棱、浑沌就在所难免了。如何予以破解?对于我们设计师来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同质化的文化导向和审美趣味,也使得一些有创见的设计师举步维艰。他们的“中国探索”很难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同,“社会风气的压力给艺术家定下了一条发展的路,不是压制艺术家,就是逼他改弦易辙”(丹纳《艺术哲学》)。这种风气就是同质化评价标准的后遗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