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育研究中的单一被试设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078823
  • 作      者:
    (美)克雷格·肯尼迪(Craig Kennedy)[著]
  • 出 版 社 :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教育研究中的单一被试设计》内容有做实验、单一被试设计的历史、实验策略、功能关系、直接实验复制与系统实验复制、实验问题、测量、行为的量化、记录系统、观察者一致性、视觉化数据分析、简式实验设计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3章  功能关系
  当开始进行研究时,目标之一就是建立实验控制。实验控制可以被设想为证明干预确实产生了特定的行为改变。例如,我正在检验要减少一名学生数学课上大声叫嚷行为的新干预方案,我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以表明实验控制。首先,我希望与干预前相比,通过干预,该学生的行为发生变化。其次,我希望如果移除干预方案,该学生的行为会转变回干预前的状态。最后,如果重新施加干预,我期望观察到与我最初引入干预时所看到的类似的行为变化。如果行为的变化只发生在我引入或移除干预的时候,那么就说明建立了实验控制。
  图3.1给出的例子体现了上面所描述的过程(Azrin,J0nes&FlYe,1968)。实验的目标行为是社会互动中自发式言语中口吃单词的百分比(即不流畅百分比)。最初的条件是让被试与一名言语治疗师进行正常对话。实验者先记录几分钟的言语以确定该被试的不流畅模式(即大约30%),然后引入干预。实验者所施加的变化是一个用腕表所伪装的触觉刺激,以产生被试可用于调试其说话节奏的定时脉冲。干预开始不久,不流畅度立即下降至言语的5%以下,并在干预期间一直保持着该变化程度。然后该干预方案被移除,不流畅度增加至大约言语的25%。先建立行为的最初模式,再引入一项干预,然后移除该干预,并观察行为随着干预的引入和移除而发生的变化,实验者借此得以展示实验控制。一、自变量与因变量
  在使用单一被试设计时,建立实验控制意味着表明一种功能关系(functionrclation)。功能关系可以界定为系统地操纵自变量以建立对因变量的一致影响。因变量通常是你正在分析的行为的估计值。例如,在图3.1中,因变量是口吃单词的平均百分比。通常,因变量等同于用于记录行为的测量系统(参见第三平取决于自变量的存在或缺失。除了要求易于处理外,在一项研究中对可以使用的因变量数目没有什么限制。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背景
第1章 做实验
第2章 单一被试设计的历史

第二篇 实验策略
第3章 功能关系
第4章 直接实验复制与系统实验复制
第5章 实验问题

第三篇 测量
第6章 行为的量化
第7章 记录系统
第8章 观察者一致性

第四篇 实验设计
第9章 A—B—A—B设计
第10章 多成分设计
第11章 多基线设计
第12章 重复习得设计
第13章 简式实验设计
第14章 组合设计

第五篇 数据分析
第15章 视觉化数据分析
第16章 社会效度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