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满足了残疾人的发展性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两个层次)与发展性需要(包括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三个层次)。基础特殊教育的开展提高了残疾人的身体器官机能,为残疾人提供了基本的文化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教育,为满足其基本需要和生存需要提供了可能。但是,残疾人尤其是听障残疾人、视障残疾人、肢体残疾人,虽然在生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给学习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但是他们的智商、情商都并不逊于健全人,甚至有的残疾人的智商高于普通人。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领域都曾出现过成绩卓越的残疾人。
中国古代曾有过左丘明、孙膑、司马迁等文化名人;古代希腊也曾产生过盲诗人荷马这样的文化精英。随着教育的发展,近现代出现了更多的优秀残疾人,比如19世纪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是一位盲聋残疾人,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当今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宇宙之王”的斯蒂芬·威廉·霍金是一位多重残疾人。在二十一岁时,因为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1985年,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被彻底剥夺了说话的能力,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我国著名国际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华罗庚是一位肢体残疾人,十八岁时因病致左腿瘫痪,但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八十八位数学伟人之一,美国著名数学史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我国著名作家、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海迪也是一位残疾人,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克服重重困难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习,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后来张海迪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美丽的英语》《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
残疾人也有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成长等能动的发展性需要。而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知识的日益丰富、人才需求的多元化等等,残疾人要想实现自己的发展性需要仅仅依靠基础特殊教育是不可能的,他们需要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需要接受更多、更新、更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作为特殊教育体系最高层次的教育阶段,残疾人高等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产物。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