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通往教育自觉的高校教师评价》:
三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构成要素
关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构成要素,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我国不同时期的教学方针也有不同的提法,有时提德智体全面发展(三要素论),有时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要素论),现在的提法是德智体美诸方面协调发展(四要素论)。其实,核心成分一直是“德、智、体”,只是不同时期概念外延的扩张稍有差别。但是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不是教育目的要素的简单重复,应该突出本科教育的特色。在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教育改革大讨论中,“素质教育”成为流行语,知识、能力和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概念。1998年教育部在其下发的文件中提出:为学生构建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是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有人依照这条思路,提出用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代替德育、智育、体育三要素的观点,认为知识处于三要素的底层,能力和素质并行其上,知识托起能力和素养,后者又反作用于前者,三者呈“品”字形结构,互相促进,融为一体(杨志坚,2004)。
依照这个“品”字形结构的构成要素,杨志坚在参考文辅相教授、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对当时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批评意见,并结合教育部1998年《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相关文件精神,探究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针对过强的专业教育价值取向、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失衡、“人”的教育的迷失等现实问题,杨志坚提出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战略调整的思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思想为指导,以实现从专业教育价值取向向素质教育价值取向转变和从‘专门人才’基本定位向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基本定位转变为目标,并在保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基本质量的基础上突出多样性”。所谓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指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宗旨。包括赖以安身立命的健全人格和具备一定专业水准的基本科学知识;所谓复合性,是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基本知识相互渗透和融合,主张两个或多个专业的知识互补、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已不再是尖端高级人才,更多地面向基层或生产一线,或者为进一步深造,接受研究生教育打下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基础。这个培养目标提出的背景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大量高校不能明晰地区分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本质差别。该培养目标强调本科教育应区别于职业教育,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宗旨。
杨志坚当时是高教司副司长,他的结论一定程度上代表官方的发言,他提出的转型时期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也基本上是教育主管部门在现阶段有关高等教育的发展意见。这些主张也基本上符合现阶段的要求。是高校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教师从事的活动如果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就是应该提倡和奖励的行为;反之,就应该是反对和惩罚的行为。
这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的道理,但缺陷也非常明显:第一,知识、能力、素质并不能与智育、体育、德育一一对应,不能简单替换,如果说本意并非一一对应,那么提出用后三者代替前三者就存在逻辑上的错误;第二,知识、能力与素质之间并非三足鼎立关系,其内涵存在明显的交叉重叠内容,素质是一个外延很宽泛的概念,不适合与知识、能力并列使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