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运行机制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26505
  • 作      者:
    王文亮,肖美丹等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运行机制研究》在借鉴国内外校企合作创新和创新网络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结构模式及运行机制。首先,从开放式创新和持续创新的角度,建立了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结构模式;其次,对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特征对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机制,以及校企合作创新网络成员间知识集成的耦合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进而构建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信任机制、学习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最后,提出了促进和完善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发展的对策。
展开
精彩书摘
  2.1.2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构成要素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是以大学、企业为主体,同时包括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其他要素及外部环境,不同的主体和要素之问、主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1.大学
  大学作为教育部门,教学和科研是其基本职能。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R&D活动对经济的直接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于大学来说,单纯搞封闭的学术研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寻求与企业进行合作创新,源于其对于办学资金、成果转化及自身发展的需求。大学功能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但这种转变程度还是有限的。因此,大学应该与企业加强紧密的合作,只有通过合作交流,大学与企业才能实现知识、信息、人才的共享,才能满足快速市场变化的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在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中,大学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创新主体间的合作交流,实现网络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2.企业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核心要素之一。但是企业往往存在基础研究能力不足,资金和高水平人才缺乏,面临的创新风险过大,市场体制的制约等障碍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以企业为单一主体实施技术创新的模式有很大的弊端。所以,为了发展的需要,大学和企业才要寻求合作,以减轻各种障碍因素的制约。大学与企业的合作是不同创新目标功能互补过程的体现,网络的增值最终要通过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商业化成功。所以,只有企业不断实现技术创新成功,企业的经济活力增强、竞争能力增强,才会对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中其他结点提供更多的帮助。
  3.政府
  政府不仅是创新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更是创新活动的推动者。政府通过引导、激励、保护和协调等方式影响着企业创新的整个过程。与企业和大学不同,政府作为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中的主要结点,主要是考虑政府部门的行为可以对创新网络中各行为主体的合作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网络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部门分别扮演着促动者、管理者和服务者等不同的角色,它通过公共政策和行动对合作创新网络中各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协调,保障着整个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协调运转和健康发展。
  4.中介机构
  作为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结点的中介机构,虽然不是核心要素,但作为校企合作创新活动的主要辅助者,在促进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形成和发展方面,发挥着一种重要的“黏合剂”作用。中介机构活跃于技术需求者与持有者之间,它们主要沟通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技术流动,促进创新体系内各参与主体间互动,起到穿针引线、铺路架桥的作用,使它们达到协同合作的目的。通过一系列技术咨询、技术推广、技术培训、人才推荐等服务项目的开展,为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中其他行为主体的良好运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5.金融机构
  创新项目从孕育到成形,需要大量的资金扶持,从项目的前期研发到成果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产业更需要资本市场输送源源不断的资本支持。在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中,金融机构大量资金的投入,可以承担企业创新的风险,为企业注入前进的动力,提供企业持续竞争力的燃料。不仅如此,它对高校同样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金融机构的介入,有助于解决高校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有助于高校通过收取技术使用费、转让费及技术入股来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大幅提高科研人员的经济收入,更好地留住人才。
  6.环境
  外部环境对校企合作创新行为的影响具有层次性,其中,社会文化是一国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公众对技术创新态度的体现,因此可以说社会文化是影响校企合作创新选择的最深层次的精神动因;政策环境尤其是国家的技术创新战略、产业支持政策、投资和贸易政策等对技术创新主体的影响很大,容易影响和左右主体开展技术创新的方向;科技环境对合作技术创新有着直接的影响,它既可以对合作创新活动产生推动作用,也可以阻碍合作创新活动的进行。同样,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也直接或间接地为合作创新活动提供所需的空间和规范。总之,外部环境既为合作创新活动提供动力,也制约着合作创新活动的发展方向,为合作创新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内涵与特征
1.2.1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内涵
1.2.2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特征
  1.3  本书内容结构
第2章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础与结构模式分析
  2.1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础
2.1.1  校企合作创新的影响因素与动力模型
2.1.2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构成要素
2.1.3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结点联结链
2.1.4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生命周期
  2.2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传统结构模式
  2.3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结构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运行机制的理论模式分析
  3.1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运行机制的内涵与理论模型
  3.2  信任机制
3.2.1  信任机制的原因剖析
3.2.2  信任机制的影响因素
3.2.3  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信任机制形成动因分析
3.2.4  信任机制的演化过程
3.2.5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机制的建立
  3.3  学习机制
3.3.1  基于网络生命周期的组织学习机制分析
3.3.2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层次分析
3.3.3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实现
  3.4  利益分配机制
3.4.1  利益分配机制的原因剖析
3.4.2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3.4.3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利益分配的模型分析
3.4.4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
  3.5  激励机制
3.5.1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中参与成员激励机制的分析
3.5.2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激励机制的运作模型
  3.6  协调机制
3.6.1  冲突产生的原因分析
3.6.2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协调机制的建立
  3.7  河南校企合作创新网络调查分析
3.7.1  调查情况介绍
3.7.2  调查结果分析
3.7.3  调查结论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分析
  4.1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内涵
  4.2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要素分析
4.2.1  从网络节点角度分析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要素
4.2.2  从过程论的角度分析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要素
4.2.3  从学习结构角度分析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要素
4.2.4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框架模型
  4.3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4.3.1  概念模型
4.3.2  研究假设
4.3.3  实证模型
  4.4  变量的测量
4.4.1  因变量
4.4.2  自变量
4.4.3  控制变量
  4.5  统计分析与回归分析
4.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5.2  信度与效度检验
4.5.3  共线性分析
4.5.4  相关分析
4.5.5  按变量分类回归分析
4.5.6  逐步回归分析
4.5.7  统计分析结果
  4.6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4.6.1  网络成员的个体性因素与组织间学习效果回归结果讨论
4.6.2  网络成员的容斥性因素与组织间学习效果回归结果讨论
4.6.3  网络知识的属性因素与组织间学习效果回归结果讨论
4.6.4  网络组织的结构性因素与组织间学习效果回归结果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机制分析
  5.1  组织学习的概念及维度
5.1.1  组织学习的概念
5.1.2  组织学习的过程及能力测量维度
  5.2  吸收能力的概念及维度
5.2.1  吸收能力的概念
5.2.2  吸收能力的维度和主要影响因素
  5.3  知识转移的概念及维度
5.3.1  组织间知识转移的过程和模式
5.3.2  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5.3.3  知识转移绩效概念及维度
  5.4  理论假设与概念模型构建
5.4.1  理论假设的提出
5.4.2  概念模型
5.4.3  变量的定义与测度项
  5.5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5.5.1  问卷设计
5.5.2  数据收集
  5.6  模型检验与回归分析
5.6.1  描述性统计
5.6.2  信度和效度分析
5.6.3  多元回归分析
  5.7  结果分析与讨论
5.7.1  网络中心度对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
5.7.2  网络规模对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
5.7.3  网络关系强度对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
5.7.4  网络关系稳定性对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
5.7.5  网络关系的互惠性对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
5.7.6  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分析
5.7.7  潜在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集成的耦合机制分析
  6.1  相关概念界定
6.1.1  知识的内涵与特征
6.1.2  耦合的内涵
6.1.3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集成的耦合
  6.2  影响因素分析与耦合模式设计
6.2.1  典型国家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6.2.2  影响因素分析
6.2.3  耦合模式设计
  6.3  耦合机制设计
  6.4  理论模型构建
  6.5  统计分析
6.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5.2  信度和效度分析
  6.6  路径分析
6.6.1  变量间的积差相关
6.6.2  复回归模型的构建
  6.7  结果分析和讨论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启示与展望
  7.1  深化“协同创新”网络发展理念
  7.2  将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发展为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网络
  7.3  推动“创新网络”向“创新生态网络”转变
  7.4  践行“开放式创新”的网络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河南省校企合作创新网络运行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调查问卷
  附录3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特征与知识转移绩效关系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4  《河南省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集成现状》调查问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