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454476
  • 作      者:
    许瑞芳著
  • 出 版 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许瑞芳,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思想政治教研室主任,复旦大学社科部博士后,《思想政治课研究》编委会副主任,国际道德教育学会(Association for Moral Education,AME)会员和亚太地区道德教百学会(Asia Pacific Network for Moral Education,APNME)会员。主要研究方向: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德育理论与实践、近现代教育变革。2008—2009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到美国马里兰大学作访问学者一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丈30余篇,主撰出版《2012年澳门国民身份认同与国民教育调查研究总报告》一书,参与多部学术著作的撰写。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多项科研项目。
展开
内容介绍
  《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丛书: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以“史论结合”为原则,贯彻从历史到现实、从具体到抽象、从实际到理论、从“实然”到“应然”的研究理路,将高校德育转型置于社会变革的视域中,透视高校德育在改革开放以来两次社会转轨中的阵痛与新生,使德育问题的探讨具有历史的“景深”。作者将纵向历史勾勒与横向专题考察相结合,力图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高饺德育在社会变革中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深度揭示,阐述当代中国高校德育的本质和特征,并在分析当代高校德育复杂生态的基础上,求索高校德育转型研究的基本范式,以追寻高校德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德育实效性,进而推动社会新道德秩序的重建。
展开
精彩书摘
  《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丛书: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
  总的来讲,20世纪80年代的高校德育从属于教育管理,缺乏自主性。高校德育主要还是沿用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规范化德育模式。在规范化德育中,教育者是至高无上的权威,通过道德观念的灌输和训导,要求学生无条件地认同、服从既定的道德规范与价值导向;其目的是教会学生顺从,无条件地接受既定的道德教育过程,不允许学生对学校传授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产生怀疑。
  (四)关注毕业生德育问题
  大学毕业生的德育是高校德育的重头戏,因为这关系到学校教育与社会工作的衔接。在中国高校亮出了“德育为经济服务”的口号后,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逐渐转向经济视角,高校德育的主要功能是尽快地实施其对社会经济建设的促进功能。这从教育主管部门在改革开放初期所颁布的有关大学毕业生的相关教育文件中就可见一斑:1979年5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毕业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通知》;1981年4月,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联合通知》;1982年4月,印发《关于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一九八二届高等学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通知》。文件中都专门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分配问题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指出“目前一部分毕业生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贪图安逸,留恋城市,不愿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有的学生缺乏正确态度,考虑个人利益多,考虑工作需要少”。所以,针对于此,“必须重视和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①
  重视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大学毕业生要服从分配,献身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等要求,与当时高等教育的观念是相契合的。形成于革命战争时期的干部教育观念长期指导着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的发展。“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大学已成为高等学历教育,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毕业生‘统包统分’、‘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以及没有对职业资格进行认定的制度,这种既不面向社会,也不面向职业,更不会面向市场,仅以国家任务为导向的高等干部教育思想,始终是一种在高等教育决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②这种干部教育思想影响着德育的内容。故而,教育主管部门下发了许多关于指导毕业生服从国家分配的思想政治工作文件,普遍要求大学生在就业时应该服从大局、奉献社会,要大公无私、公而忘己。这种德育思想呈现出明显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不过,在大学生毕业时主要由国家分配工作的情况下,这种教育话语实际上起到了支配作用。从1983年起,高等学校开始进行招生制度的改革。招生形式主要有国家任务招生、定向招生、委托培养招生、招收自费生,还有保送生、少年大学生等。同时,就业制度方面也进行了改革。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大学毕业生就业面向市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和内容也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强调对大学毕业生的德育、思想疏导工作却逐渐形成高校德育的一个工作重点。
  三、高校德育研究的启动:德育的学科化走向
  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30年中,相关教育部门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适时地注意探讨如何改进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实效性,但对社会科学知识,尤其是道德问题认识不多。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继承老解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经验,对于学校德育并没有开展深入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高校德育的思想调控功能,对于其育人功能的关注并不多。
  随着高校德育实践的深入,一些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开始进行以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为中心的德育研究。研究者逐渐认同“德育工作有它自身的规律,只有遵循规律,教育才能取得成效”的观点。为了在理性层面进行升华,对于大学生思想、心理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大学德育过程的规律,大学德育实践的规律等进行实际的研究成为必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发展、教育环境以及大学生的情况又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高校学生德育作为一门学科加以系统研究的紧迫性被提上了日程。
  ……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价值主体回归与高校德育新探索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高校德育环境的转变
一、价值主体的回归与理性精神的张扬
二、权威效应的丧失与自我价值的凸显
第二节 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重构与转型探索
一、新教育方针的确立对高校德育的引导
二、高校德育的实践探寻
三、高校德育研究的启动:德育的学科化走向
四、反思:社会变革中的高校德育何以作为

第二章 多元价值文化与高校德育的新发展
第一节 高校德育发展的复杂背景
一、遭遇新挑战:市场经济的“双刃剑”效应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价值文化
三、高等教育改革与德育面临的时代性新课题
第二节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改革探索
一、高校德育在改革中的新发展
二、开启心灵之门:高校德育价值指向的新维度
三、人文素质教育:寻求“精神家园”的重建路径
四、价值观教育: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探究
第三节 德育的数字化生存:从“红色网站”到温暖“围脖”
一、网络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冲击
二、高校网络德育
三、从“红色网站”到温暖“围脖”
四、网络德育中的主体自觉

第三章 德育功能观与高校德育目标的设置
第一节 高校德育目标设置的理性反思
一、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历史发展
二、高校德育目标特点的理性分析
第二节 高校德育功能反思与功能拓展
一、我国高校德育功能发展的历史梳理与反思
二、德育功能观的更新与高校德育功能的拓展
第三节 构建21世纪高校德育目标的视角
一、确立高校德育目标的依据
二、德育目标应体现先进文化的价值意蕴
三、境界提升:德育目标设置的维度指向
第四节 人才培养目标与高校德育功能的创新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决定高校德育功能的转换
二、高校德育功能的时代创新

第四章 德育课程观念更新与高校德育课程建构
第一节 德育课程观与高校德育课程发展进程
一、高校德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二、德育观念变革与高校德育课程的演进
三、思想道德修养“教材的文本解读
第二节 “主渠道”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分析
一、“两课”:学生出勤率及课堂表现
二、“主渠道”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缺失的原因剖析
三、“道德教学”与“道育教育”之辨析
第三节 不容忽视:非德育学科课程的德育功效
一、德育活动课程:社会实践
二、校园文化:典型的隐性德育课程
第四节 课程观变革下的高校德育课程改革
一、高校德育课程观的变革
二、整合德育课程群建设
三、发挥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德育功效

第五章 高校德育的日常实践:辅导员工作之个案分析
第一节 现状:日常德育在事务性工作中游离
一、博弈:管理与教育的选择
二、辅导员的生命样态:来自一线的诉说
三、学生眼中的辅导员与日常德育
第二节 历史回眸:源自日常政治控制的需要
一、辅导员工作的历史溯源
二、辅导员工作模式与日常德育的发展
三、日常德育实践的困境分析
第三节 在交往互动实践中重新诠释日常德育
一、日常德育应回归日常生活
二、在日常交往互动中重构师生德育关系
三、日常德育中制度和教育的和谐统一

第六章 走向未来:高校德育的现代化转型
第一节 整合中外优秀德育资源
一、文化传统:德育现代化转型的内源性资源
二、外来优秀德育文化资源的借鉴
三、东西方价值资源的整合
第二节 高校德育现代化转型的文化思索
一、高校德育发展进程的前瞻性反思
二、高校德育立足“整体教育”的视野
三、走出困境:回归本真的德育价值取向
四、走向未来:追求德性的可持续发展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