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现代社会的性观念
传统的爱情观里,性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殖,与生殖无关的性活动即为罪恶,需要限制,这便是苏霍姆林斯基“性欲灾祸论”的立论基础。所以在他的童话故事里,那对男女一定是子孙满堂的,“几个儿子在耕地,女儿在收麦子,孙子们在草地上嬉戏……”而现代社会的普遍看法是,性固然有生殖的功能,但还有与生殖完全无关的其他功能:性愉悦本身的价值、自尊和自我身份认同、接纳或拒绝的交流功能。现代社会肯定人类繁殖的必要,也充分肯定了性在生殖之外的多重价值。
传统的爱情观还主张,性活动必须扎根于深厚的个人情感,这样可以为女孩在异性恋关系中免受剥削、伤害而提供保护。没有深厚感情的男子,往往是危险的。在传统的爱情学家眼里,女孩子都是小红帽,凡是她所遭遇的,都是毛茸茸的色狼。这个观念先人为主地认为,男性的性与女性的性相比,前者更为粗暴,更不负责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男性危险观”里所描述的那样。然而,这样的描述并不符合实情,在现代社会里,“男性的性”与“女性的性”同样需要保护,尤其对于青春期少年而言。这种观念的另一种危险在于把“神就是爱”本末倒置,在课文里的表达就成了“爱情,它高于上帝”②——每一种人类之爱到达巅峰时,常常会自我加冕神圣的权威,爱国主义如此、民族主义如此、爱情也是如此,一定得警惕这种貌似上帝的声音,当记得C.S.路易斯的告诫:“爱情一旦受到毫无保留的尊崇和无条件的遵从,就会变成魔鬼。”①
好的教育并不无限拔高爱情,只是尊重、温柔地对待青春期,了解“青春期前后对爱情的追寻,兴趣常常不在性交”。②成长生活中的每个经验都很重要,不可以贬辱与恐吓的方式,仅仅为了防止青春期的性行为,就破坏了他们对世界谨慎而合理的发问、探寻与梦想,残忍地击碎了他们光彩隐现的美好而敏感的心。
不妨回忆一下茨威格笔下那个同样年龄的女孩,她的心紧张得像根琴弦,心上人一出现,它就颤个不停,“你的什么事情我都知道,我知道你的每一个生活习惯,认得你的每一根领带、每一套衣服……我从十三岁到十六岁,每一小时都是在你身上度过的。啊,我干了多少傻事啊!我亲吻你的手摸过的门把,我偷了一个你进门之前扔掉的雪茄烟头,这个烟头我视若圣物,因为你的嘴唇接触过它。晚上我上百次地借故跑下楼去,到胡同里去看看你哪间屋里还亮着灯光,用这样的办法来感觉你那看不见的存在,在想象中亲近你……”③
这个典型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青春期的世界总是小题大做,在成年人毫不留意的现实中闪烁着只有自己知道的爱情的微光,对男孩和女孩来说,在乎的是感觉:轻柔的触摸、迅速的一瞥、偷闲的时刻、秘密的梦想、诗歌创作、给杂志上半真半假的讨论回信、欣赏地下乡愁蓝调……这些微小的事件,都可以用来营建空中楼阁,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亲密关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