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革命的政治教育
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规定的教育政策是“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陕北公学的任务是培养抗日救国的革命干部,但与抗大有所区别,有所分工。抗大主要培训军事干部,教学计划的安排原则是七分军事、三分政治;陕公主要培训政治干部,教学计划的安排原则是七分政治、三分军事。因此陕北公学是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为主。
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陕北公学的教育计划是要在短短三、四个月内,把青年培养成为有一定政治觉悟和初步军事知识,有独立进行群众工作,政治工作能力的抗战建国干部,因此,教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抗战的基本理论;二是抗战的政策和方法;三是指挥民众进行武装斗争的基本知识;四是对目前时局的认识等。
陕北公学有两种学制,一种是普通班(即学员队)一般学习四个月,一种是高级研究班(即高级队)学习一年,主要是培养师资。普通班与高级班的要求有所不同。
普通班开四门课。一门是“社会科学概论”,或叫政治常识,由李凡夫同志主讲,包括“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等课程,讲授马列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知识。在分校,孙力余等同志,一面任区队长工作,一面讲授“社会发展史”。许多学员是第一次听到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认识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道理,认识到中国革命青年的使命不仅要求得民族解放,而且要求得社会解放,要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
第二门课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何干之同志主讲,邵式平同志也讲过。主要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从一九三五年八一宣言讲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合六中全会讲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分析统一战线中各个阶级的政治态度和党对各阶级、各阶层的政策。这些内容在当时既是历史,又是现实政策问题。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