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金融资源理论
2.2.1 金融资源的提出
在经济学文献中,最早提及“金融资源”的学者是Goldsmith(1955),他在《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一书中指出:“本书探讨金融资源及传递渠道对经济增长速度和性质的影响……”但Goldsmith并未对“金融资源”的概念、范畴及其理论含义作进一步的阐述,仅仅为论述的需要而提及。
“金融资源”概念是由白钦先教授(1998)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中正式提出的。他认为金融资源包括三个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层次:①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即广义的货币资本或资金,是金融资源的最基本层次,没有货币资本的借贷和运动,就不可能建立规模宏大的现代金融体系。②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是金融资源的中间层次,包括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工具体系两大类。金融组织体系包括银行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规范金融活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为货币资本的借贷和运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环境;金融工具体系包括所有传统的金融工具和创新工具,为货币资本的借贷和运动提供必要的载体和手段。③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是金融资源的最高层次,其货币资本的借贷、运动以及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工具体系与现存经济发展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白钦先还指出:“金融资源一方面使金融发展即金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纳入一般的经济发展框架;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则是使金融发展对整个经济发展具有了全局性的决定意义。”也就是说,金融资源既是资源配置的机制,又是资源配置的对象。
总而言之,白钦先认识到金融与经济、社会的客观内在的依存性,是研究现代金融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配置的出发点,但他没有深入研究金融资源的效率和结构等内在问题。
2.2.2 以金融资源理论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白钦先的观点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认可和回应,一些学者投入到“以金融资源理论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中来。
崔满红(1999)指出,金融是一种由多层次要素构成的社会资源。金融资源除具有资源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一些特殊属性,诸如中介性、社会性、层次件、二重性等。中介性是指金融资源连接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两极,具有中介和传导作用;社会性是指金融资源的适度开发和优化配置不仅是一个金融或经济问颗更县一个社会问题;层次性是指金融资源可以分为货币资源、资本资源、制度资源和商品资源四个层次;二重性是指当金融资源发挥开发社会财富、配置资源功能的时候是金融资源,而当其是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的时候,只能是一般的金融商品,与一般的消费品没有两样。
王秀山(2002)认为金融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口径。广义的金融资源是指社会经济资源的子系统,包括货币资源、资本资源、体制资源、商品资源、负债资源和金融工具资源;而狭义的金融资源是指金融自身资源,包括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所生产和经营的各种金融工具、产品和手段。他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金融资源的效率,并研究了金融资源效率和经济全球化、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市场、经济结构、金融体制以及金融监管等的关系。
曾康霖(2005)认为金融资源主要包括作为资金的货币、能够流通的证券、社会成员间以及成员和政府间的授受信用,其共同特点是能够作为经济发展的要素带来增值,其配置状况与经济宏观调控密切相关。他进一步指出,在我国现阶段,金融资源的分配基本上不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政府掌握金融资源从而使得金融成为国有经济的“钱袋”,银行成为填补资金缺口的“蓄水池”,导致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曾康霖还分析了金融相关率指标(EIR),认为该指标反映人们的信心指数,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产业发展水平和金融资源的利用程度,但不能完全体现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货币化程度。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