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趋势:无人化社会》:
除内燃机外,电动机也是一种使用方便的动力工具。与内燃机的发明一样,电动机的发明也是在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应运而生的。丹麦人奥斯特发现电流会导致磁针偏转,揭示了性质不同的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存在着联系。法拉第在他的启发下,认为既然电流能使磁针偏转,那么,用磁铁靠近通电导线,导线就会发生转动。根据这一想法,他发明了一种简单的使用电流推动物体运动的装置,即当电流通过装置内的线路,线路就会绕着一块磁铁不停地转动。这可以说是电动机的雏形或祖先。众多科学家沿着法拉第开辟的道路不断开拓,特别是在增大磁场强度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这其中以美国人约瑟夫·亨利的贡献最大。他在强电磁铁的制造方面卓有成效,为改进发电机打下了基础;同时他还提出了电动机的原理和构想。1838年,世界上第一台真正可以提供动力的电动机由德国的雅各比发明,它驱动船只在涅瓦河上行驶。随后,电动机的研制如雨后春笋。不过,由于受限于伏打电池,电动机发展的步伐还是比较慢。随着发电机驱动电动机的电力技术的发展,电动机技术跨上了一个新台阶。1885年,美国人特斯拉和意大利人费拉里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同时发明了交流感应电动机。这种电动机结构简单,使用交流电,无需整流,无火花,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并成为替代人力与畜力的又一动力来源。
相对于石器、铁器等人力工具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人力生产方式,动力工具的发明并应用于生产中,促进了机械化生产方式的产生。这极大地替代了人力特别是人的体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将生产力水平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建立在动力工具基础上的机械化生产方式的产生促进了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变革,即从家庭和家庭作坊发展到工厂和企业。对比这两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区别是很明显的。以家庭或庄园为主要模式的生产是以人力为基础并辅之以畜力的生产,规模小且分散,分工有限,无需多大的协作,生产效率低下,基本上只能满足自身需要。而以工厂为核心的生产是以动力生产为基础,即在固定的场所使用机器来完成,生产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乃至要集中成百上千人,且有专门的分工,相互协作,生产效率高,生产能力大。不仅如此,在经营和所有权上,家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产权上单一且明确。虽然这较大地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但是,个体抗风险能力较差,极易在国家、地主的盘剥下和自然灾害的打击下破产,从而使得生产无法再扩大,或者说生产的扩大极为缓慢。在以工厂为核心的机械化生产方式条件下,由于扩大再生产是其特性之一,因而,企业在产权及经营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由于最初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企业开始时实行业主制。这是一种产权非常单一的模式。业主制有如下的特点:产权主体单一,产权界定明确.企业主兼具企业资产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双重身份,享有所有权、占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企业自负盈亏,对企业全部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一切财产均可以用来抵偿债务。由于完全取决于企业主的财产,因而,企业主财产的多少决定了企业发展的规模。由于要求企业主兼具创业精神和经营能力,因而,企业存在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业主的寿命。因此,业主制企业规模小,生产单一,资产增殖有限,不利于资本的积聚,并制约了企业规模的扩张。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