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闻传播学前沿.2013-2014.2013-2014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712081
  • 作      者:
    哈艳秋,刘昶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新闻传播学前沿(2013-2014)》依然秉承一贯的理性、思辨、前瞻的学术传统,遵循全面、新颖、敏锐的办刊宗旨,关注国内外新闻传播学术前沿话题,对新闻传播历史、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与分析。《新闻传播学前沿(2013-2014)》内容详实、案例丰富,紧扣新闻传播学业界实践,是新闻传播学本科生、研究生推荐读物,新闻传播专业考研参考资料。《新闻传播学前沿(2013-2014)》有前沿话题、党报研究、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理论、传媒教育、媒介管理、传播研究、网络传播研究、新闻传播实务等栏目。
展开
精彩书摘
  福柯深刻地阐述了权力与话语的关系,他的《知识考古学》旨在通过考古学及系谱学的方法,来揭示我们习惯接受的知识、常识、思想等的合法性和合理性。①在《词与物》中,福柯专注于研究权力与知识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的表现,强调历史是由一系列“认识”与“权力分布”构成的,“话语意味着对言说者地位和权力的隐蔽性认同”②。在《疯癫与文明》中,福柯探讨理性对非理性的霸权。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关注作为话语的知识如何与权力进行嫁接、互相助长,并被运用到现实实践中对某些特殊群体形成规训作用。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这种规训正是弗洛姆所说的“匿名的权威”。在《性史》中,福柯把中世纪的修道院也看成是权力机构,指出性话语与性科学也是权力的产物,并由此认为,教育学、法学等几乎所有的人文科学都是权力制造的产物,而并不是客观知识的体现。福柯的话语权力观为理解国际社会现象提供的分析框架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应该看到,他只看重知识对社会的控制,认为人类成了知识力量、组织力量规训和引导的对象。福柯离世时,冷战尚未结束,互联网时代尚未降临,全球化的论述尚未成为主流,他也并未看到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的广泛普及,反抗者对“真理”的认识日益清晰,“话语”的制定以及被普遍接受的难度日益提升。
  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提出了“文化领导权”理论,有人称之为“话语霸权理论”。他认为知识分子组织起制度和社会关系,将其世界观转化成具有支配地位的思潮,通过政治社会的霸权使隐含的价值话语以教育、媒介和制度等方式渗透到公民社会来取得认同。①他指出“文化领导权”观念的关键不在于强迫大众违背自己的意愿和良知,屈从统治阶级的权力压迫,而是让每个人“心甘情愿”,积极参与,并被同化到统治集团的世界观中来。葛兰西的话语霸权理论的提出是在20世纪初期,用这种单纯的阶级观念来揭示当今社会并不合时宜,但是他的“领导权”观念仍然适用于当今的国际关系,用它来理解大国的国际话语权、国际领导力有重要价值。
  爱德华·赛义德(Edward Said)吸收了福柯的话语权论以及葛兰西的文化霸权论,提出了“东方主义”后殖民理论思想,认为“东方帮助西方定义自己的形象、观念、个性与一切的经验”。②他的“东方主义”深刻印证了福柯的“权力一话语”理论。虽然殖民统治30多年前就已经结束,随着东亚的崛起,世界经济的重心逐步从大西洋两岸转向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新的权力格局正在形成,但是话语霸权和文化霸权并未退出历史舞台。
  上述学者尽管详细阐述了话语和权力的关系,却仍未给出“话语权”的精确定义。几十年来,有不少学者对话语权概念进行了阐释。国内关于话语权比较流行的概念。例如,刘笑盈认为:“话语权的基础是由经济、军事、政治等硬实力所决定的,但是话语权本身则表现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软实力,是靠传播来体现的,可以说是一种信息传播主体的潜在现实影响力。”③冯广艺认为:“话语权是人们为了充分地表达思想、进行语言交际而获得和拥有说话机会的权力,话语权是语言权力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④综合各位学者对话语权的定义,可以归纳出以下两点:1.话语权是一种表达诉求和意愿的资格和权力,是影响他人政策决策的权力与手段。2.话语权的取得与一国的经济实力、政治制度以及媒介的发展密切相关。
  ……
展开
目录
卷首语
前沿话题
新媒体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关于我国网络阵地建设问题的思考
领导人形象:国家“软实力”的高端表征--探析传媒与国家领导人公共形象的互动传播
坚持“二为”方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核心元素之一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运用
“数据新闻”的制作流程与呈现工具
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呈现方式的拓变

新闻工作“群众路线”专题
解放区“大家办广播”的实践研究
央视《感动中国》栏目的群众观分析
论地方电视台新闻报道对群众路线的践行

新闻传播史
对“1923年1月1日,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开播”论证材料的意见--2012年8月28日在“中国第一座广播无线电台”论证会上的发言
民国时期宗教广播的发展及其原因
红色中华新闻台的待解之谜--兼与严帆等同志商榷
“九一八”事变前后《盛京时报》抗日御辱言论研究
郭小川的《人民日报》记者生涯

新闻传播理论
媒介主体的身份认同与未来想象--图像在当今报刊中的地位与作用
试析新闻采访主体的心理生活空间--以汶川地震央视直播报道为例
试论新闻发言人从职业化到专业化的成长路径
论广播电视预防与应对发泄型群体性事件的舆论引导策略
否认性报道的伦理问题
《求是》杂志2013年理论宣传研究
新世纪环境新闻指导理念浅析--以中国新闻奖2004-2013年获奖作品为例
关于国际话语权研究的思考--国际话语权研究回顾与述评

新闻传播实务
关于马航MH370客机事件报道的分析
故事与话语:人物类特稿叙事技巧透视
电视真人秀节目本土化刍议--以湖南卫视《变形计》为例
从陈永洲案浅谈消息来源的核实
《11度青春》系列微电影的叙事学探究
打造有思想的广播--浅析网络时代我国广播新闻评论的发展变化
论电视广告声音艺术的作用
从“决定性瞬间”到“普通时刻”--新媒体语境下摄影形态的转变
《南方周末》头版报道叙事策略研究

实证研究
大学生微博的自我表露与自我期望形象研究--基于印象管理的SEM实证研究
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老年电视节目功能提升策略研究
媒介心理学视阈下微博平台负面信息特点及传播效果探析--以新浪微博2013年12月份热门话题为例
马克思主义在电视传播中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探讨
青年大学生对主流媒体认知图式的调查与分析--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为例

传媒文化与传媒教育
新媒体人文精神的异化与救赎
从淘璞网的实践看传媒教育移动学习的未来
试论教育理念与教育电视传播功能的对位
评述我国新闻教育初创时期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

网络与新媒体
手机新闻客户端的传播过程探析--以搜狐手机新闻客户端为例
传统媒体微信话语方式的现实与可能:基于北京三家媒体微信订阅号的分析
“微”时代广播与微博的互动研究
也谈网络谣言的治理思维
众声喧哗时代网络虚假新闻的变异与治理
从“聚合新闻”看网络新闻发展的趋势
少数民族文化的数字化传承路径探究--以东巴文化为例

媒介经营与管理
打造最有影响力的体育文化传媒基地--中国体育报业总社社长涂晓东访谈录
跨国广告公司在华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域外传播
日本临时灾害电台在突发灾害时的作用及意义
解析美国乡村媒体集团的成功之道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