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自序:报业转型的出路<br /> “什么才是对的?”<br /> 前一本书《新媒体拯救报业?》出版之后,有人在微博中批评我说:“你老说报业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对,那什么才是对的呢?”在我看来,这个批评还是中肯的。作为一本具有明确实践指向的书,也应该如同舆论监督一样,不仅要指出问题所在,还必须要有建设性,要有利于这个和谐社会。<br /> 但是,涉及报业的新媒体,我真的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告诉人们“什么才是对的”,或者“谁做对了”。报业的新媒体实践如同《新媒体拯救报业?》一样,“在告诉人们哪些不能做方面功勋卓越,但在告诉人们哪些能做方面则没有建树”。<br /> 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定就是个败局,不断推进媒介融合,最后的结局就是报业被新媒体融合,而不是报业融合新媒体,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报业在这场融合竞争中会逐渐丢失自己的核心资源,最后找不到自己。我在《新媒体拯救报业?》中对此已经说得比较清楚,这里不再赘述。<br /> 而且,我也不想勉为我难,硬要给一个原本就没有什么前途的报业数字化转型戴上美丽而夸张的帽子。如果硬要让我为报业数字化转型唱赞歌,那还不如就此停笔。<br /> 《报业转型新战略》是一本探讨报业转型的书。这本书延续上一本书的理念基础:一是对报业数字化的判断,认为报业数字化不能成功;但为了本书的完整性,将报业数字化作为其中一章,增加了对报业数字化困境的一些本质东西的反思。二是对报纸未来的看法,认为报纸未来的趋势是分化,这个方向现在已经确定无疑。所不同的是,《报业转型新战略》整本书都是在回答微博中博友的问题“什么才是对的”。<br /> 寻求答案的方法<br /> 探寻报业的活路,探讨报业转型的现在与未来,就不能回避报业转型的过去。从历史的角度看,报业转型不是这几年才有的事情,报业一直都在转型。改革开放初,只有党报一统报业江湖;上世纪80年代中期,行业报出现,成为占据报纸数量三分之一的报种;之后是晚报,晚报“四朵金花”何其繁荣昌盛;面对晚报的威胁,部分党报转型出了都市报,都市报转型是报业历史上最成功的转型,借着都市报的巨大赢利能力,报业繁荣了整整20年。报业能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可说是完全归功于都市报;但如今,报业需要另一场成功的转型,换言之,就是另一场“范式”转换。<br /> 以史为鉴,我们就可以知道,哪些事情我们走了弯路,哪些事情是我们一错再错;哪些,我们做对了,还可以怎么做。纵向的历史的眼光,这是《报业转型新战略》的研究思路之一。<br /> 行业内,实践的多年参与观察使我深涉其中;行业外,我也在不断审视。<br /> 我发现,受到新媒体冲击的不仅仅是传统媒体。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交往方式都被新媒体重构。受到新媒体冲击的还包括很多其他行业,如:固定电话、邮局、百货公司、批发市场,等等。<br /> 2013年,一则“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将外迁,或带动数十万人转移”的消息令人震惊。北京谁人不知动物园批发市场,曾经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过去的销售额几乎每天都好几万,你再看今年,好的时候只有六七千元,不好的时候一天只能卖三四千元。”商户这样抱怨。在消费业态升级、电商冲击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服装批发市场总体萎缩,要么关闭、外迁,要么,就得<br /> 转型。<br /> 网吧也是如此。网吧正在以很快的速度消失。当年一张网络经营许可证在黑市上可被炒到四五十万元;去网吧总是“人等机”……辉煌的都是当年。如今,孩童都会拿着智能手机打游戏、刷微博、聊微信,网吧消失成为必然。<br /> ……<br /> 现在,可以说是转型的时代,我们所苦苦追寻的报业转型道路,也应该开阔视野借鉴别的行业的转型思路和成功经验。<br /> 横向的其他行业的转型借鉴、纵向的报业转型历史眼光,成为《报业转型新战略》的主要方法,贯穿全书始末。<br /> 报业的活路:平台再造<br />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产业的转型,关键词是平台再造。<br /> 传媒一般都肩负两种职能,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赢利和舆论。其他企业应该也是如此,兼顾赚钱和社会责任。过去的媒介,总是兼顾多种功能,既是赢利平台,更是舆论平台。央视的舆论影响力一流,赢利能力也一流;各个报业集团不仅肩负着繁重的舆论引导重任,也同时具有较强的赢利能力,完全能够自己养活自己,还为国家上缴大量利税。<br /> 但时过境迁,现今的多元媒介生态时代,报业面临窘境,报纸的赢利能力衰减,但报业的舆论引导责任不能够减轻。这样一来,报业必须再造一些新的平台,能够担负起报业被衰减掉的能力。当然,这样的平台不应该是一个,在现在这样的媒介竞争格局中,指望一个平台来完成所有的任务不太现实,也不太可能,而应该是多个。报业的数字化平台也可以成为再造的平台,但是它仅仅是众多平台的其中之一,而且,还不一定是赢利平台,它成为舆论平台的条件可能更成熟一些。<br /> 报业投资、报业整合、报业地产、产业链的转型等,这些,都是报业产业转型的再造平台,这些平台着眼的都是赢利职能的转移。确实,报业危机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赢利能力的衰减,报业的赢利能力是报业舆论能力的基础,也是未来报业继续生存发展的基础。赢利平台的再造必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进行考量。<br /> 报业的活路:媒介分化<br /> 报纸不会消亡,但它会分化;报业的未来就在报纸的分化中。形态转型是下篇的主要内容,关键词是媒介分化,或者说是报纸分化。报纸作为一种媒介形态,依然有其存在价值。形态的转型并不一定就是指要变成数字的,也可能保持形态不变,实现内容的分众化,或者赢利模式的创新。这是报业转型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本书下篇的核心所在。<br /> 我认为,讨论报纸是否会消亡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报纸种类确实会消亡,但有些报纸种类,却仍将发展繁荣。我用媒介形态变迁的规律,包括生物竞争的规律分析报纸的进化分化进程与未来。<br /> 人们把报纸称为“媒介恐龙”,它正在走向灭亡。其实,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恐龙并没有灭亡。生物界公认的观点,地球上现在繁盛的鸟类就是恐龙进化的后代,一小部分小型恐龙在竞争中分化出来,它们长出了翅膀,在天空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从媒介进化的角度,报纸也是如此,一些不能适应环境的报纸种类将灭亡;而一些在竞争中分化出来的新品种由于更好地适应环境而将继续发展。报纸的进化与分化,就像是一棵树,有些枝桠长得好一些,有些枝桠长得差一些;有些枝桠则会逐渐枯萎,而有些枝桠还会有新的树枝被分出来。<br /> 都市报、党报、社区报、行业报、地铁报,还有许许多多本书限于篇幅没能分析到的报纸种类,在未来的报业竞争格局中,或生存、或死亡、或勉强度日、或发展得很好。报纸形态的转型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是要由纸变成其他形态,它可以是依附于纸质上的内容特色化、运营模式多元化、面向的读者分众化、发行范围区域化、舆论影响整合化,等等。这样的转型,很多报纸正在实施;这样的转型,更现实,也更代表了报业未来的方向。<br /> 三叶草与路灯花<br /> 平台再造、报纸分化,这两个关键词基本上囊括了《报业转型新战略》的所有内容,虽然在未来它们肯定不是报业转型的全部;但在我看来,纵观横观转型的各种实践,成功的转型无不遵循这两个关键词的规律。其实,无论是多么复杂的事情,都应该有解决的办法,有时候,这个办法就是那么简单。更为重要的是,要找到这种规律的内在本质与机理,也就是规律的规律。<br /> 报业的现状让人揪心,所面临的困境前所未有,前方的道路就像今天窗外的雾霾一样,即使开着氙气大灯也看不清方向和来车,迷茫而又惊险。在这样的形势下,报业已无法承受过去那种粗放的、业内扩张的发展模式。报业转型的新战略应与以前截然不同,平台再造、报纸分化、增量改革、模式转换、重心下移、专业精耕……这些战略都是在新形势下,对过去报业粗放式发展战略的扬弃。<br /> 在“植物大战僵尸”游戏里,有两个道具特别有意思,一个叫做“三叶草”,它能够一下子吹走气球和战场迷雾;还有一个道具叫做“路灯花”,它能让玩家在战场迷雾中看清一小片区域。<br /> 本书致力于寻找报业成功转型的规律,试图真正地理解阐释报业转型新战略;致力于报业转型不要再走弯路;致力于成为报业的“路灯花”,照亮报业前行方向的一小片区域,期望能让报业少一点迷茫,少一点惊吓,多一份自信和从容。</p>
<p> ……</p>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