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讲话中阐述了加强智库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强调高校要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坚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多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努力做改革发展决策方案的建言者、政策效果的评估者、社会舆论的引导者。放眼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学术界,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智力支持功能显而易见,有些甚至会主动引导政府政策方向。可以说,学以致用的“智库”,是今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br> 二是跨界化。过去人们喜欢说“术业有专攻”,这是有道理的。但今天更强调合作,体现为学科交叉、文理交融、跨界协同。2012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称“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其共同特点是强调跨校、跨学科、跨行业、跨境协同创新、联合攻关。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过去习惯个人研究多,合作研究少,总觉得思想、价值需要也只能由“个人”去发现。其实不尽然。比如文化产业研究,涉及文学、艺术、经济、管理、法律、计算机等,需要协同。又如创新型城市建设与治理研究,可能涉及科技创新与智慧城市、制度创新与法治城市、文化创新与创意城市等不同方向,也需协同。而移民文化研究,则会牵涉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同样需要协同。今天来看,一些学术问题,是难以靠单一学科和个人完成的,所以要强调协同。<br> 三是国际化。我们常说“学术无国界”,其实这话有片面性。美国有一阶段收紧对某些国家学习生物技术的学生申请赴美留学签证的审批,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担心生化攻击。更不用说当年美国想方设法阻挠钱学森先生从加州理工学院回国服务。人文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性更加明显。但并不是说,学术国际化不能实现,学术交流由此中断。从跨国学术会议,到跨国联合项目,以及学人的流动与聘用,都显示出今天学术国际化的强化。当然,今天的学术交流中,还是我们引进国外学术著作和观点多,中国学术的对外推广做得少。<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