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对于一般企业而言,它既是竞争的有利武器,也是生存和发展的有力保障,品牌是企业极具价值的无形资产。美国营销专家拉里·莱特这样评价品牌的作用:“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重要,而拥有市场的惟一办法就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
本书以历史研究、品牌建设、文化探索以及传媒发展为四个观察维度,通过全景式的扫描,展示时代发展脉络,呈现媒介与社会的“共呼吸、同命运”。本书尝试了百年传播思想的探讨,生动地展示了媒介和文明如何相互扶持前行;描画了网络时代下印刷、电子以及网络三种形态的媒介谋求“品牌”发展的脉络图;通过实际的案例研究,形象地阐释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的论断,证明了媒介对于人类发展的重大影响,探讨传媒从业者如何从新闻报道本身出发,围绕“内容”核心,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探索,以期记录历史,参与历史的思路。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期刊环境还处在波澜不惊的同质化中,时事类杂志大多板着脸色严肃说话,时尚类杂志则多是浮夸肤浅的面孔,生活类杂志朴实无华缺乏生动,中国期刊市场由专业杂志、大众生活杂志与进口资讯类杂志占据主流。然而,社会的整体发展把我们带入信息时代,加上信息传播技术的革新,我国传播产业进入空前繁荣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一批城市中产阶级,他们对信息的需求量增加,对资讯传播内容要求更加个性化、关联化以及趣味化,对期刊要求提升信息品质和解读意义。于是,读者发生细分,期刊的功能与特性亟需强化和凸显。在这种背景之下,1996年,以《新周刊》为代表的新锐期刊应运而生。这时的《新周刊》以其“宿命”的“新”成为这池静水中的一条“鲶鱼”,《新周刊》名副其实地以它的“新思维、新视角、新表现形式”,以新、奇、异的独特个性成为众多“沙丁鱼”中生性好动、张扬的“鲶鱼”。
由于“鲶鱼效应”逐渐发挥出功效,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一批新潮的新闻期刊涌现,他们清新时尚,一扫以往杂志的中规中矩,成为一批“新生代”的新闻期刊。不同于以往政治性极强的《半月谈》、《瞭望》等新闻类杂志,它们的内容、版式、选题视角、读者群、风格定位都有了突破性的创新。比如1995年创刊的《三联生活周刊》、1996年创刊的《深圳周刊》(原名为《深圳风采周刊》)先后面世;1998年《南风窗》改版,走上了时政新闻类期刊的发展道路;1999年上海文汇新民报业集团推出《新民周刊》;2000年1月中国新闻社主办的《新闻周刊》(现名为《中国新闻周刊》)正式创刊。在这其中,《新周刊》在内容、形式、运作和传播等方面都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同类杂志的特色,为杂志行业注入了活力,成为一条刺激期刊市场现状的“鲶鱼”。
以新锐个性的姿态抢占眼球的《新周刊》杂志在中国期刊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张伯海把《新周刊》14年来不断探索和尝试的道路总结为:“铺筑出中国时政、社会类期刊的前行之路。”《新周刊》作为社会变迁的忠实记录者和敏锐的前瞻人,见证了中国新闻杂志的辉煌。《新周刊》既关注时事热点,又关心城市生活,在中国期刊市场有着强大的舆论影响力。
作为一本国内时事生活类期刊,《新周刊》算得上是专题策划中的“教父”,被视为先行者和集大成者的《新周刊》专题策划成为我国同类时事生活类期刊中的“《新周刊》模板”。《新周刊》专题策划的运作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已形成自己的稳定风格和特点,而它的这种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已成为我国期刊业的发展和学术研究的珍贵经验,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然而,面对市场大环境以及社会潮流的演变,《新周刊》的专题策划模式也呈现出弊端来。本文拟通过对《新周刊》专题策划的模式和特色进行描述和总结,找出《新周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分析法,通过对《新周刊》杂志及相关文本资料的剖析,梳理、概括其专题策划模式发展特点。所使用的文献分析的资料包括:①有关期刊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资料;②已有的关于《新周刊》的学术论文;③《新周刊》人自己撰写的有关期刊和杂志社的相关文章;④有关《新周刊》的新闻报道、活动档案、采访实录等;⑤1996年创刊至2011年3月15日总计343期《新周刊》杂志电子版和纸质杂志;⑥《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新民周刊》数期杂志样本。
目前,对《新周刊》的研究大致集中于这样几个方面:从定性和期刊分类角度研究《新周刊》是否属于新闻周刊;从期刊编辑角度研究《新周刊》的策划选题、封面设计、图片的视觉冲击力等;从总结反思角度研究《新周刊》的十年得失等。
检索“CNKI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往对《新周刊》研究的文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新闻类期刊的比较研究。将《新周刊》与《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南风窗》、《新世纪周刊》等新闻时政类期刊放在同一背景下关照,从内容、风格、特点等文本角度进行比较归类。这类研究的典型文章有:《新闻类周刊的现状与发展》、《中国新闻周刊概览》、《新闻时政期刊:新锐与沉蕴的姿态》、《<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比较观》、《生活与新锐共舞——<三联生活周刊>与<新周刊>风格比较》等。
(2)新锐期刊研究。将《新周刊》的“新”和“锐”单独抽取出来,进行个案式分析,研究差异化竞争之路以及这种操作手法的利弊得失。这类研究的典型文章有:《差异化战略:<新周刊>新锐之道》、《<新周刊>将新锐进行到底》、《<新周刊>:你的“新”丢了》等。
(3)消费主义与文化研究。因《新周刊》杂志将青年实力派作为主要目标受众,这类人群具有高学历、高收入和高消费能力的特征,他们是消费群体中消费力旺盛、购买欲望强烈、容易受广告影响的人群,因此这类研究对杂志受众所表现出来的消费能力进行社会学意义上的研究。这类研究的典型文章有:《<新周刊>品牌与消费文化》、《时尚消费类杂志对本土中产阶层的形象建构——以<时尚·伊人>、<新周刊>为例》、《新周刊的消费主义解读》等。
(4)专题策划与内容研究:作为期刊界专题策划的“教父”,《新周刊》在生活时政类期刊中的专题策划具有鲜明特色,它将“热点”与“卖点”结合了起来,为其期刊品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这类研究多从典型专题出发,厘清专题策划的缘起、主题和发展脉络及其社会学意义。这类研究的典型文章有:《<新周刊>的封面革命》、《创新为魂——<新周刊>“寻找中国刀锋”选题方法的创新》、《浅析<新周刊>封面专题的强效传播》等。
与已有研究成果相比,本文的创新和突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较新的研究素材
以《新周刊》为研究对象的硕士论文最近研究成果为2009年4月《〈新周刊〉的传播特色研究》一文,其中选取的专题案例也多为2006年以前的专题。本文通过收集近年《新周刊》杂志作为研究素材,更新了《新周刊》专题汇总表,这是全文研究重要的基础。只有从第一手的原始素材出发,全文才能有理有据,严谨论证。本文所列举的专题案例多采用经典和最新的案例。同时,《新周刊》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一些新的情况,《新周刊》因而适时调整了栏目的设置,这部分内容在下文中也有介绍。
2阶段划分的新提法
本文的主体部分是第四章对《新周刊》专题的模式和特色的总结,这主要是以成型的《新周刊》专题策划模式为研究对象的,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那么,对《新周刊》发展过程经历的阶段划分显得十分必要。从业界对《新周刊》的研究现状来看,把《新周刊》划分为三个阶段的划分法居多。本文创新地从内容特点和形态特征两方面进行考量,重点考察专题选题内容和封面设计形式,结合最近几年《新周刊》出现的新变化,截止到2011年3月,与时俱进地提出四个阶段的划分法,每个阶段以某一期为明确的分界点,这样可以做到思路清晰。理顺《新周刊》发展脉络,为研究《新周刊》做必要准备。
3辩证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从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来看,应该将《新周刊》的优势与劣势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这是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在事物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过程中,优势与劣势并不是“非此即彼”,在一定情况下优势可以转化为劣势,而利与弊也是同时存在的,只有把握适度的原则,才能使事物朝好的方向发展。
《新周刊》擅长“以图书的思维办杂志”,图书的思维帮助《新周刊》用策划的思路使杂志更具有可读性,这是图书思维的利;而另一方面,图书的思维也让《新周刊》过于注重编辑的策划,而使报道失去新闻性,这就成为了弊端。同样的,《新周刊》的专题已形成专题策划模式,这使《新周刊》的专题成为区别于其他同类期刊的特色,有利于使读者形成阅读习惯,促成对下一期的期待心理和购买倾向;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新周刊》过度迷信专题策划模式,这会使专题策划模式僵化,在专题的框架思维下,形式不再是服务于内容,“填格子”的专题框架反而限制了发挥。再比如,《新周刊》的感性语言本来是吸引读者的一大特色,但是过度使用感性语言就会失去《新周刊》作为时事周刊定位的权威性。
4研究问题的新视角
对《新周刊》的研究视角,大多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其品牌发展历程,或者从传播学角度出发研究其传播特点,或者从文化角度研究消费主义文化,而很少有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其社会功能。《新周刊》的专题策划通过制造话题和概念,用社会学的视角策划概念纪录历史,其专题的锐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了一本杂志的综合信息量,更像一本主题特定的图书,记录着中国前进过程中的诸多社会问题和民众思潮。这些都是《新周刊》作为传媒的社会功能的体现。
因而,本文尝试在研究《新周刊》的专题时着重研究《新周刊》专题的社会功能,分析媒介和社会的相互作用,着重研究大众传播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分析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5指出新的出路
本文第二章对《新周刊》的地位和价值用“鲶鱼效应”做出了新评估。但是在“鲶鱼效应”发挥出功效后,市场被“鲶鱼”激活,《新周刊》的专题策划模式被复制和广泛效仿,这时的《新周刊》已不再是当初标新立异的“鲶鱼”,因而锐意进取和创新是《新周刊》的出路。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新周刊》面临的问题和出路时,并不孤立地研究《新周刊》这个个体,而是通过与同类期刊的对比来借鉴其他期刊的经验,汲取其精华。主要参照的期刊为北京的《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广州的《南方人物周刊》,和上海的《新民周刊》这四本新闻类期刊。
另一方面,本文在研究《新周刊》解决问题的出路时十分重视对传播受众(即读者)的分析,对读者评价进行收集和例举,通过信息的传与受,形成信息反馈,从而给《新周刊》未来发展道路以启示。
第一篇 传播思想史个案研究——以《现代评论》为例
第一章 《现代评论》与科学传播
一、对中国科学现状的认识
二、对科学地位、科学精神的认识与呼吁
三、科学知识宣传与中西医对比
第二章 20世纪20年代《现代评论》捍卫白话文的论辩
一、文言文不利于繁荣文化和普及教育
二、恐“白”症的病因:自私与无知
三、提倡白话文并非源于不擅文言文
四、结语
第三章 《现代评论》中近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新闻观
一、对国际新闻的重视
二、对外国媒体的借鉴与批判
三、对新闻自由的矢志追求
四、对民族报业的反思与期待
五、结语
第四章 《现代评论》繁荣出版业的设想
一、对出版现状的总体看法
二、对出版领域具体问题的评析
三、繁荣出版业的设想路径第五章 《现代评论》小说建设及其成就
一、小说创作受青睐,作者群体多元化
二、域外文学的引进,翻译理论的升华
三、不菲的成就,深远的影响
第二篇 传媒品牌建设研究
第一章 互联网品牌形象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研究综述
三、研究设计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发现
六、结论
第二章 全媒体时代电视媒体品牌策略观
一、中国电视媒体的品牌观
二、全媒体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三、中国电视媒体全媒体品牌策略
第三章 基于数字营销的品牌作者经营策略
一、图书品牌作者的多重价值
二、图书营销的数字化变局
三、数字营销背景下品牌作者的经营本篇 参考文献
第三篇 变迁中的虚拟“迷群”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与目的
三、研究视角与框架
四、研究范围与限制
五、文献综述
第二章 理论探讨与研究
一、“迷”、“迷群”与虚拟“迷群”概念探析
二、相关的理论探讨
三、研究领域
四、研究方法
第三章 “越狱吧”的虚拟“迷群”分析
一、越狱吧概述
二、无法逃走的“越狱迷”
三、虚拟“迷群”的维系
第四章 研究总结和建议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建议
本篇 参考文献
本篇 附录“越狱吧”成员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第四篇 “新锐”之道——《新周刊》专题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新周刊》概况
一、简介
二、创刊经历
三、杂志定位
四、栏目设置
第三章 《新周刊》专题演变历程
一、专题策划雏形阶段
二、专题策划成长阶段
三、专题策划成熟阶段
四、专题策划革新阶段
第四章 “《新周刊》模式”和“标新立锐”的特色
一、“《新周刊》模式”
二、“标新立锐”的特色
第五章 《新周刊》专题的局限和出路
一、《新周刊》专题的局限
二、《新周刊》专题的出路
第六章 结论
本篇 参考文献
第五篇 《财经》杂志资本市场调查性报道研究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内容及结构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资本市场调查性报道概述
一、概念厘清
二、资本市场调查性报道理论支持
第三章 《财经》杂志资本市场调查性报道发展历程研究
一、发展历程总述
二、发展阶段分析
第四章 《财经》杂志资本市场调查性报道内容研究
一、报道对象研究
二、报道议题研究
三、关注重点研究
第五章 《财经》杂志资本市场调查性报道的不足与建议
一、缺少后续报道,有调查无结果
二、议题分布偏颇
三、媒介监督功能缺失
四、结语
本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