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养老保险系统的经济分析:Economic analysis of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257628
  • 作      者:
    李炅宇著
  • 出 版 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李炅宇,男,河南驻马店人,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中国民生银行信息管理部总经理,长期从事信息管理与养老保险研究,先后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金融》、《银行家》、《北方工业大学学报》、《冶金经济与管哩》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参加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十多项,其中三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在银行信息管理和养老保险领域成果颇丰。
展开
内容介绍
  《养老保险系统的经济分析》把养老保险系统看作经济系统中一个具有“封闭”与“开放”双重意义的“独立子系统”,指出把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联系在一起的桥梁是缴费率。《养老保险系统的经济分析》的研究思路为:首先,对养老保险问题进行经济学透视,把养老保险问题归结为收入转移的问题;其次,把收入转移分解为两个方面:缴费率的决定及缴费率对经济的影响;再次,引入系统论观点,把缴费率的决定置于封闭系统之中,研究缴费率的决定因素;最后,对中国养老保险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研究发现:在未来几十年里,中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养老保险制度需要由现收现付制向完全积累制过渡,缴费率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各分担三分之一的融资方式对宏观经济最有利。
展开
精彩书摘
  三、平等与效率
  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看,收入均等化意味着“平等”,资源的有效配置意味着“效率”。福利经济学既要探讨平等的问题,又要解决效率问题,平等与效率二者同时成为福利经济学的政策目标。但这两个政策目标是互相抵触的,“据说,如果要做到平等(即实现收入均等化),那就要牺牲效率(即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反之,如果要提高效率,那就必然要扩大收人差距,难以实现平等”。
  因此,平等与效率之间交替被认为是难以解决的。而对于平等与效率的谁先谁后的次序问题上,新自由主义和货币主义经济学家主张:效率优先,应当把市场竞争放在首位,侧重经济效率的提高,而不应当采取人为的收入均等化措施,强求平等。制度主义经济学家主张:平等优先,强调应当把收入均等化放在首位,缩小市场的调节作用。而折中主义的代表阿瑟·奥肯认为:如果说平等和效率都应得到重视,那么在二者发生冲突的场合,则应当达成妥协。如果不这样做,真正要实现收入的平等将是一种空想,而强调效率优先所鼓吹的“机会平等”更加难以捉摸。因此,应当兼顾平等与效率。
  四、养老保险与福利经济学
  从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观点出发,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社会福利是组成社会的各个人福利之和,那么社会福利自然包括老年人的福利;
  (2)而增加社会福利,包括增加老年人的福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达到这一目标:第一,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把高收入者的一部分货币收入的转移给低收入者,将增加低收入者的效用,从而增加经济福利。而现实中,在职工作的年轻人相对于退出劳动领域的老年人而言,年轻人的收入相对较高,因此,采用收入再分配政策,把年轻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给老年人,将有助于经济福利的增加;第二,国民收入是经济福利的同义语,一国的经济福利的增加表现为国民收入量的增加。而增加社会福利(包括增加老年人福利)的关键在于优化资源的配置,实现国民收入的增加,也就是实现经济的增长。因此,增加老年人的福利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经济增长。
  2.从新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依据补偿原则论的观点: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或价格政策对收入进行调整,即从受益人那里取走一部分收入,作为对受损者的补偿。如果补偿后还有剩余,则意味着增加了社会福利,或者如果补偿后受益者增加的收益大于受损者所蒙受的损失,那么对全社会而言,福利也仍然是增加了。而现实中,在职工作的年轻人,因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份额较多(尽管不是享受全部成果)成为受益人,而退出劳动领域的老年人,因未能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尽管也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但相对于年轻人而言,其份额小得多)而成为受损人,因此,采用合理的税收政策或价格政策,把年轻人的一部分收入补偿给老年人,将有助于社会福利的增加,但前提条件是补偿后必须存在剩余;
  (2)依据社会福利函数论的观点:收入分配的合理性标准归根结底由某种道德信念来决定。这就意味着:把年轻人的收入转移给老年人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归根结底也由某种道德信念来决定。因此,道德信念影响着国家所实行的养老保险的制度。
  (3)依据“社会主义”学说的观点:在“社会主义”的“混合经济”模式中,只要以“消费者主权”为前提,就可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通过“福利措施”使低收入的福利有所增加。这里的低收入者自然包括老年人。
  当然,平等与效率之间存在着矛盾。现实中所实行的收入转移的政策,既把年轻人的收入转移给老年人的政策,有利于增加老年人的福利,也就有利于平等,但却损害了效率。因此,在解决老年人的养老保险问题时,应当考虑收入转移的政策效应。
  第四节养老保险与当代经济学理论
  自7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学家试图用数学模型来研究养老保险问题,其中:理性预期学派的跨代模型不仅考察了本期的消费还考察了未来的消费,研究了消费者是如何根据本期收入、预期的未来收入、积累的财富、政府的税收政策等多因素确定消费行为,较好地描述了优化消费的选择。Feldstein(1974)采用定量数学模型探讨了最佳养老保险水平。Hubbard和Judd(1987)建立了一个包括寿命不确定因素的生命周期模型。Auerbach和Kotlikoff(1987)建立的跨代模型研究了工资收入的变化给消费带来的冲击。此外,IaurenceSeidman(1986)、PatricioArrua(1990)、Laurence和Kotikoff(1997)和其他经济学家在养老保险的定量分析上都做出了杰出的研究。
  此外,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缩写为CGEM)也被用来研究养老保险问题。AyseImrohoroglu和DauglasJoines(1992)采用CGE探讨了在各种替代率下的最佳方案和社会福利。徐滇庆等人(1996)利用CGEM建立的中国模型探讨了养老保险的不同缴费机制对宏观经济的冲击。王直等人(1997)的亚洲贸易模型探讨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养老保险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思考和研究目的
二、研究的基本观点、中心和思路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篇 养老保险系统
第一章 养老保险的经济学透视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养老保险与消费函数理论
第三节 养老保险与福利经济学
一、旧福利经济学的观点
二、新福利经济学的观点
三、平等与效率
四、养老保险与福利经济学
第四节 养老保险与当代经济学理论
第二章 养老保险系统
第一节 养老保险的运行机制
一、几个重要概念
二、养老保险的机制
三、两个问题
第二节 养老保险系统
一、系统论
二、养老保险系统
三、养老保险系统的封闭与开放的含义
第三节 基本理论框架
一、封闭系统的理论框架
二、开放系统的理论框架
第四节 人口理论
一、引言
二、生存组分析
三、静止人口理论
四、稳定人口理论
五、连续模型

第二篇 封闭系统下缴费率的决定
第三章 封闭系统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利息理论
一、累积函数的定义
二、利率、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三、确定年金
第二节 生存分布与生命表
一、与死亡年龄有关的概率
二、生命表(life table)
第三节 生存年金
一、生存年金的概念
二、一年给付一次的生存年金
三、一年给付多次的生存年金
四、连续年金
第四节 人口理论
一、引言
二、生存组分析
三、静止人口理论
四、稳定人口理论
五、连续模型
第四章 养老保险系统的均衡模型及缴费率决定
第一节 现收现付制的均衡模型
一、现收现付制的涵义
二、养老保险的均衡模型及缴费率决定
三、稳定人口下的养老保险均衡模型
第二节 完全积累制下养老保险的均衡模型
一、引言
二、基本概念
三、人口模型
四、基本函数
五、个体均衡模型
六、集体的均衡模型及缴费率决定
第五章 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下缴费率比较分析
第一节 确定条件下的比较分析
一、引言
二、现收现付制
三、完全积累制
四、比较分析与实证研究
第二节 不确定(生存年金)条件下的比较分析
一、假定
二、现收现付制
三、完全积累制
四、比较分析与实证研究

第三篇 开放系统下的经济分析
第六章 经济分析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效用
二、效用基数论
三、效用序数论
第二节 生命周期假说理论
一、生命周期假说基本观点
二、生命周期假说的个人消费行为
三、总消费函数
第七章 养老保险对劳动供求的影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现收现付制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第三节 现收现付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一、社会保险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二、引入政府养老金的情况下,现收现付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第四节 完全竞争下现收现付制对均衡劳动就业量的影响
一、社会保险税的归属(局部均衡分析)
二、在劳动供给富有弹性时PAYG的影响
三、在劳动供给缺乏弹性时PAYG的影响
第八章 养老保险对储蓄、资本积累的影响
第一节 关于养老保险对储蓄、资本积累的影响的争论
一、关于现收现付制(PAYG)对个人储蓄和国民储蓄的影响的争论
二、关于强制性的完全积累制(FFS)对个人储蓄和国民储蓄的影响争论
第二节 养老保险、储蓄与个人的跨时决策
一、概述
二、生命周期模型
三、现收现付制对个人储蓄的影响
第九章 中国养老保险问题的专题研究
第一节 中国人口结构的状况及未来老龄化趋势
一、人口结构状况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特征及趋势
第二节 未来缴费率的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现收现付制
二、完全积累制
三、两种机制的比较分析与对策研究
第三节 PAYG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单方程计量模型
二、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GE)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