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代货币危机理论
货币危机是金融危机的一种,是指货币冲击造成的一国货币大幅度贬值、国际储备大幅度下降,进而造成对宏观经济冲击的过程。从定义就可以看出货币危机与一国资本项目开放、汇率政策、宏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以来,货币危机理论一直是理论界的焦点之一,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于1979年由保罗.克鲁格曼(Paul Kntgman)首创,1984年被罗伯特·弗勒德和彼得·加伯(Robcn P.F.100d and Peter M.Carber)完善.该理论模型假定政府为解决赤字问题不顾外汇储备无限制地发行纸币,而央行为维持固定汇率制无限制抛出外汇直至消耗殆尽。该理论认为当经济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发生冲突时,政府为维持内部均衡而采取的特定政策必然会导致外部均衡丧失。不均衡的累积将持续消耗政府外汇,在临界点时,投机者的冲击将导致货币危机。在第一代危机模型中,政府利用铸币税解决财政赤字与盯住汇率制度之间的不兼容是货币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而投机冲击则是微观投资者在经济基本面和汇率制度间存在矛盾下的理性选择的结果,并非所谓的非道德行为。第一代危机模型与20世纪80年代之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货币危机的情况是相符的,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与第一代危机模型的几个假设存在明显的区别,导致理论界重新看待货币危机问题,诞生了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奥布斯特费尔德(Obotfeld,1994)认为,货币危机的发生并非一定要出现经济基本面的恶化。盯住汇率有利于政府的政治目标和长期经济目标的实现,只要盯住汇率是可靠的,政府愿意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如果市场形成了本币贬值的预期,将导致大规模投机,则维持盯住汇率制度的成本就大大增加,政府最终会放弃盯住汇率制度,从而爆发货币危机。基于信息不对称、羊群效应和传染效应等原因,第二代理论强调投资者的信心危机导致货币危机的自我实现,因此资本自由流动天生有极大的不稳定性。仅仅依靠稳健的国内经济政策是不足以抵御货币危机的,固定汇率制的先天不足使其易受投机冲击,选择固定汇率制,必须配之以资本管制或限制资本市场交易。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再次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由于前两代危机模型无法很好地解释东南亚金融危机,理论界又推出第三代货币危机理沦。克鲁格曼(Krugman)认为这次货币危机在传染的广度与深度、转移及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与以往的货币危机均有显著的区别,原有的货币理论解释力不足,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因此产生。克鲁格曼引入了金融过度(Financial.Excess)的概念。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