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对社会发展、民众生活的影响力日益增强,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开始在社会发展与大众生活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新媒体成为社会公众新的话语平台,随之而生的新媒体舆论作为一种新的舆论形式,成为社会总体舆论中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孙志刚案”、“宝马撞人案”、“周久耕事件”、“躲猫猫事件”、“70码事件”、“邓玉娇事件”、“石首事件”等,都说明新媒体舆论已从影响甚微的边缘位置走到了主流位置,成为各类社会事件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因素和主流舆论的组成部分。
“新媒体”其实是一个通俗的说法,严谨的表述是“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从技术上看,“新媒体”是数字化的;从传播特征看,“新媒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数字化”、“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根本特征。“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其内涵会随着传媒技术的进步而有所发展,但以人类传播史的角度而言应是一个时代范畴,特指“今日之新”,而非“昨日之新”或“明日之新”。“新媒体”的新是以国际标准为依据的。一些在国人看来是“新”的媒体形式,在发达国家早就有了,不能成为新媒体,例如车载移动电视。
我们将新媒体定义为: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目前的新媒体包括互联网和手机媒体,因为只有这两者才具有真正的互动性。互联网本身就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当今的手机已经不再是移动电话,而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型电脑。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如下特征: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信息的海量性、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但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是技术上的数字化、传播上的互动性。新媒体的外延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展。
以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和印刷术的革命意义。新媒体不仅已经成为主流媒体,成为传媒产业的支柱,而且也是多学科研究的热点。
与新媒体的发展同步,新媒体舆论也逐步成为社会舆论的主体。
新媒体舆论是指在互联网、手机媒体等新媒体上传播的公众对焦点问题所发表的有影响力的意见或言论,亦是现实民意借助于新媒体的表达。
2013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称,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6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占比提升至78.5%。69.5%的网民通过台式电脑上网,相比2012年年底下降了1.1个百分点。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为27.9%,规模达到1.65亿。
新媒体的舆论化趋势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自由的言论平台,使人们获得了更大的表达空间。但新媒体的互动性、开放性、匿名性等特征,以及传播内容的不可预知性、群发转发的不可控制性,使得“把关”难度增大。“把关”机制失效或缺失,加之整个行业发展环境和新媒体环境还不规范,新媒体的舆论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现实的和潜在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新媒体舆论不仅是各级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新媒体舆论是一个崭新的而且涉及面很广的研究领域。在国际上,与国内研究最相近的研究是网络危机传播。在国内,新媒体舆论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综合性研究:如北京大学谢新洲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互联网等新媒体对社会舆论影响与利用研究”等。
(2)经验主义研究:主要是对网络舆论的量化研究,网络信息的内容分析。如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著《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新华网舆情在线、中国传媒大学公关舆情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等。
(3)案例研究:主要体现在各种案例库中,专著方面有中国传媒大学丁俊杰、张树庭教授的《网络舆情及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经典案例》、华中科技大学余红教授著《网络时政论坛舆论领袖研究——以强国社区“中日论坛”为例》等。
(4)对策研究:此类论文数量最多,但是不少论文提出的所谓对策缺乏新意和可操作性。
不过,国内外关于新媒体舆论的理论研究,尤其是理论框架研究,却是一个薄弱点,而这正是本研究的重点。关于新媒体舆论的理论框架研究,国外多借鉴混沌理论模型,国内较早研究的论文有匡文波的《论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对策》,以及其博士生党生翠的博士毕业论文《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研究》。
由于新媒体舆论是一个崭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而且涉及的影响因子很多,因此本研究只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本课题的研究及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博士生党生翠、高岩、任天浩、郭育丰、张蕊、薛辉、彭彦及硕士生曾卫等人都做出了贡献。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一代互联网环境下舆论引导与控制对策研究”代表性成果之一。
匡文波
2013年7月于美国纽约目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