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农村金融的新范式:金融联结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49265
  • 作      者:
    米运生,吕长宋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在农村金融的理论范式方面,《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农村金融的新范式:金融联结》超越“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传统范式,并提出了金融联结的新范式。在研究金融联结的理论机理时,主要从商业银行和本土中介的比较优势、农村信贷市场微观结构三方面进行分析。在分析本土中介的比较优势时,给定传统范式所强调的信息甄别、贷款监督和契约实施,重点考虑了时间等维度的交易成本。在分析农村信贷市场的微观结构时,重点考虑市场势力和沉没成本。基于理论研究,结合实地调查和国际经验比较,《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农村金融的新范式:金融联结》分析金融联结的触发条件、驱动因素和运行机制,分析了金融联结的实践绩效,指出了金融联结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激励驱动的政策建议。
展开
作者简介
  米运生,男,经济学博士,讲师。1972年6月出生于湖南省溆浦县。2001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4年7月至2005年12月供职于安徽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现为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商业银行理论、信用风险管理、金融体制改革等。现主持两项省部级课题,参与一项国家级和三项省部级课题,并接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安徽省人民政府、合肥市人民政府等单位的委托课题10余项。先后在《财贸经济》等经济类、金融类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著作20余篇。论文《论西南地区的金融赶超经济发展战略》(《经济问题探索》,200003)获云南省第六次(1999~2000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农村金融的新范式:金融联结》在全面分析内生于“三农”的金融市场和本土中介的基本特征和优势之后,我们分析了信贷补贴和市场模式这两种水平竞争的信贷模式的理论假设、政策设计和实践绩效。在水平竞争信贷模式失灵的背景下,比较分析了金融联结作为一种金融制度战略调整模式之一的优势。进而,分析了金融联结从自觉实践上升到国家战略,然后在发展中国冢广泛普及的历程;从农村金融的宽度、深度、广度和农户贷款条件、银行交易成本和信用风险的降低等方面,总结了金融联结的买践绩效;也指出了一些国家和地区金融联结所带来的相关问题。
  在分析金融联结的实践发展之后,《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农村金融的新范式:金融联结》从农村信贷市场的微观结构、本土中介和正式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三方面分析金融联结的-基本原理。在分析农村信贷市场的微观结构时,我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市场结构和沉没成本两方面。在分析本土中介的比较优势时,除了传统范式所关注的信息、监督和契约实施优势之外,更多分析了交易成本(含营运成本)的功能和作用。进而,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我们建立了一个数量(贷款数量)主导的斯塔克伯格模型。通过严密的逻辑演绎,提出了相关变量影响金融联结的理论假说。根据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农民抽样的调查问卷数据,我们检验了理论假说和理论推论。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在信息甄别、贷款监督、合约执行、交易成本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是金融联结的正向激励;农村信贷市场内生的低固定成本和市场势力是金融联结的诱发因素。就正规金融机构而言,因处理系统性风险而产生的资金成本优势是其参与金融联结的主要优势。
  《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农村金融的新范式:金融联结》根据研究理论的结论,我们系统分析了中国实施金融联结的现实背景、经济背景和制度空间,展望了中国发展金融联结的未来前景。根据金融联结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基本国情,分析了中国金融联结的可能模式。
展开
目录
0 导论
0.1 选题背景
0.2 研究目的
0.3 研究意义
0.4 文献综述
0.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6 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0.7 创新与不足

1 本土中介:基本特征与风险治理
1.1 “三农”特性
1.2 农村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
1.3 本土中介的内生特征
1.4 本土中介的治理机制:互联性交易
1.5 本土中介的治理机制:其他
1.6 本土中介治理机制:与正规部门的比较
1.7 本土中介的缺陷及其发展前景

2 水平竞争的信贷模式:实践绩效与理论反思
2.1 信贷补贴模式:理论依据与实践绩效
2.2 信贷补贴模式“失灵”:理论归因
2.3 市场模式:理论依据与实践绩效
2.4 水平竞争模式的理论反思
2.5 水平竞争模式的理论与经验启示

3 金融联结:发展历程与国际实践
3.1 金融制度的战略调整:纵向模式
3.2 金融制度的战略调整:微型金融
3.3 金融联结的实践
3.4 金融联结的绩效
3.5 金融联结:问题与启发

4 金融联结:中国的实践
4.1 现实背景
4.2 经济背景
4.3 制度空间
4.4 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联结的主要类型
4.5 中国金融联结的主要类型

5 金融联结:理论机理与经验证据
5.1 宏观背景与前置条件
5.2 金融联结的理论机理:分析框架
5.3 金融联结的理论机理:数学模型
5.4 样本与数据
5.5 实证分析及其结果

6 结论、讨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与展望
6.3 金融联结的辩证态度
6.4 政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