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融资规模理论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974570
  • 作      者:
    盛松成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盛松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经济学博士。1994年任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系副主任。1999年在中国人民银行任研究员,同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1月起先后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办公室主任,中国人民银行绍兴市中心支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调查统计研究部主任。2007年8月任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行长。2010年8月任现职。
    盛松成是我国最早系统研究国外货币金融学说的专家之一,近年来又在社会融资规模、资本项目开放、利率市场化等研究中做出了贡献。代表著作《现代货币经济学》获得一系列奖项。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发表100余篇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制度的建立,是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创新。加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监测,有利于弥补传统总量指标难以反映金融创新的缺憾,有利于分析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中介活动,有利于从金融机构资产方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有利于促进直接融资发展,改善企业融资结构,也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展开
精彩书评
  ★社会融资规模概念根植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实践,它的提出丰富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同时,该指标也是金融业综合统计的一项先行探索,它的成功编制、统计和发布坚定了我们推进综合统计的信心。阅读盛松成博士主编的《社会融资规模理论与实践》,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指标的来龙去脉以及它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关系,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
  ——潘功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本世纪以来,中国金融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迁:金融总量快速扩张,金融结构日趋复杂,金融工具丰富多样,金融宏观调控则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分析这些新变化,探究货币政策的新范式,是中国金融研究界的历史责任。由央行学者盛松成主编的《社会融资规模理论与实践》,便是这样一部从崭新视角来解读央行货币政策新实践的专著。
  ——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推出和相应统计数据的公布,为公众全面把握金融状况、货币当局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不了解社会融资规模的现状与动态就无从了解当今的宏观经济。盛松成博士主编的《社会融资规模理论与实践》-书内容丰富、逻辑严谨,是迄今我所见到的对社会融资规模问题的最权威阐述。该书应该成为宏观经济决策者和研究者案头的必读书。
  ——余永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合理完善的金融统计制度和高质量的金融统计数据,是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也是控制金融风险和防止金融危机的重要信息要素。本书是我国金融统计制度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研究成果,是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与时俱进的学术结晶。本书的问世将我国金融统计制度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连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展开
精彩书摘
  2.金融深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工具和融资结构多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发生了深刻变化,新金融快速涌现,金融业已从过去单一的银行业,演变为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业并存的大金融业;金融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交易规模和交易方式日趋多样和复杂;金融工具和融资结构多元发展,贷款融资占比明显下降,其他方式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上升。
  第一,金融业从单一的银行业,演变为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业并存的大金融业。截至2012年末,不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我国金融业总资产达142.92万亿元①,比2006年末增长了2.1倍,其中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公司总资产分别为133.62万亿元、7.35万亿元和1.72万亿元,分别比2006年末增长2.04倍、2.73倍和1.76倍。因此,金融统计也要随之发展,不仅要反映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也需要反映证券业、保险业等其他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
  第二,金融市场发生深刻变化,交易规模明显扩大,交易方式较过去更为多样和复杂。截至2012年末,我国沪、深两市股票市值合计达23.04万亿元,是2006年末的2.6倍;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本币债券托管余额达23.76万亿元,是2006年末的2.6倍;银行间本币市场成员5404家,约是2006年的3倍。2012年全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回购和现券累计成交263.61万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5.8倍;期货市场累计成交171.13万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15.3倍;保险市场原保险保费收入1.55万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1.7倍。
  第三,金融与经济关系更加紧密和复杂,金融工具和品种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近年来,随着金融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金融总量快速扩张,非信贷工具创新步伐明显加快,贷款在全社会融资中的比例明显下降,其他方式融资的金额与占比显著上升,呈明显多元发展态势。2012年,除人民币贷款外的其他方式合计融资7.56万亿元,是2002年的46.2倍;占社会融资规模的48.0%,比2002年提高了39.9个百分点。其中,直接融资2.51万亿元,是2002年的25.2倍;银行表外融资3.62万亿元,而2002年时这些表外业务量还非常小。我国金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反映金融总量的统计指标也要有所创新和发展。3.金融调控面临挑战,“按下葫芦浮起瓢”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为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保持物价稳定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各国货币当局均要根据其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中介目标和主要的监测分析指标。较长时期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主要监测分析指标分别是广义货币M2和新增人民币贷款。在某些年份,新增人民币贷款甚至比M2受到更多关注,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人民币贷款一直是金融对实体经济最直接、最主要的资金支持。但是近年来,新增人民币贷款和M2增长速度在实际执行中有时会偏离调控目标。例如,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年初计划投放人民币贷款5万亿元以上,但当年实际投放人民币贷款9.59万亿元,超出年初计划92%。2005年初计划M2余额全年增长15%,但实际增长17.6%,比年初计划高出2.6个百分点;2009年M2余额年初计划全年增长170%,实际增长27.7%,比年初计划高出10.7个百分点。
  宏观调控只控制贷款规模,其他方式的融资就可能较快增长,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贷款占整个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不断下降,对实际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的金融变量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货币和信贷,也包括信托、理财、债券和股票等其他金融产品。以2010年为例,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95万亿元,同比少增1.65万亿元,但是实体经济通过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从金融体系新增融资高达3.60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可见,新增人民币贷款已经不能完全反映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
  如果只观察贷款和广义货币M2的增长,忽视这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就可能混淆调控视线,影响调控效果,贻误宏观调控的时机。只有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和直接融资都纳入统计范畴,才能全面监测和分析社会融资整体状况,也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现象,即商业银行通过表外业务绕开贷款规模。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社会融资规模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 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提出及其定义
一、社会融资规模产生的背景
二、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形成过程
三、社会融资规模的定义和内涵
四、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五、编制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指标的意义
第二章 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原则
一、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原则
二、社会融资规模主要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进行编制
三、对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几个热点问题的认识
第三章 社会融资规模的理论基础
一、货币供给的“新观点”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信用观点理论
三、国际和我国货币统计的实践与发展
第四章 社会融资规模与国际金融危机教训
一、统计信息缺失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当前我国金融统计的不足
三、国际社会弥补统计信息缺口的努力
四、社会融资规模指标是我国总结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的积极成果
第五章 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传导
一、社会融资规模满足“可测性”要求
二、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三、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间关系密切
四、社会融资规模与宏观审慎管理
第六章 社会融资规模与利率市场化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情况
二、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全面反映了利率市场化的积极意义
三、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为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提供重要参考
四、社会融资规模结构数据是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重要风险监测指标
五、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有利于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的形成
第七章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定义及内涵
二、我国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三、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四、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检验
五、加强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监测分析的重要意义
第八章 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与金融统计标准化、金融业综合统计
一、金融统计标准化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国际经验
二、金融业综合统计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三、金融统计标准化、金融业综合统计与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关系

第二部分 社会融资规模图表及有关历史数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