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诚孝仁义公:中华美德新五常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1100211
  • 作      者:
    李汉秋, 宋月航, 王牧之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新五常”上承老“五常”并契合中华道德养成的内在理路,以诚意始,由孝亲到仁民、义行,再提升至公心,构成一个螺旋上升的圆环;下接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的五项德目,“诚”对应“诚实守信”,“孝”对应“孝老爱亲”,“仁”对应“助人为乐”,“义”对应“见义勇为”,而“公”则涵摄“敬业奉献”。全国道德模范的五项德目是“新五常”的呈现,而“新五常”恰可作为其内在的根脉,它们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创新绽放。
展开
精彩书摘
  石碏是春秋时期卫国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臣,为人耿直,体恤百姓疾苦。
  当时卫庄公的小儿子州吁得宠,性格十分残忍暴戾。石碚有个儿子叫石厚,素来品行不端,偏偏经常与州吁混在一起。一天,石厚随着州吁驾车在街市中乱闯,搅得卫都朝歌鸡犬不宁。石碚知道了,把儿子叫回来,用鞭子狠狠地抽打了五十下,并把他锁到房内不准出来。但石厚不思悔改,越窗翻墙而逃,干脆躲到州吁府内,不肯回家。
  后来卫庄公死了,公子姬完继位为卫桓公。州吁眼看他哥哥登上了王位,于是心存不轨。此时,石碚因年纪老迈又不满州吁的作为,便告老还乡了。
  一次,卫桓公要到洛邑去见周王,蓄谋已久的州吁和石厚便借送行杀死了卫桓公,并篡夺了王位。为了在邻国中立威,石厚帮助州吁搜刮民脂民膏,征集乡间青壮年入伍,去攻打郑国。打胜一仗后,便高唱凯歌,班师回国。这次出兵,弄得劳民伤财,百姓怨声载道。
  州吁虽然当上了国君,但见百姓都不拥戴他,十分担忧。于是,他命石厚去请已经告老还乡的石碏出来参政,以安抚民心。石碏看到好端端的国家被州吁和石厚糟蹋得不成样子,十分痛心。为了除掉祸贼,重整社稷,他假意献计,让州吁和石厚前去陈国,请求陈桓公对卫国给予支援。州吁和石厚听了石碏的话,十分高兴,于是备了厚礼上陈国去了。
  其实,早在州吁和石厚去陈国之前,石碏就割破手指,写下一封血书,派人送到陈国去了。血书写道:“我们卫国连遭祸殃,这虽然是州吁所为,但我那逆子也在助纣为虐,此二逆不除,老百姓就没法生活。我年老体衰,力不从心了。现在二贼已前往贵国,这是老夫的计谋,希望贵国能将他们抓住处死,这也算是天下之大幸了!”
  陈国的大夫子针与石碚有多年交情,接到他的书信,立即上奏给了陈恒公。所以,州吁和石厚一到陈国就被抓起来了。陈恒公正要将二人斩首,群臣说:“石厚是石碏的亲生儿子,大王还是慎重行事吧,不如请卫国自己来处理这个事情。”石碏知道那两个家伙已被陈国逮起来了,就要派人去陈国处死州吁、石厚。众大臣都说:“州吁是首恶,罪当斩首。石厚是从犯,可以从轻处罚。”
  石碚听了大怒,说:“我那不肖的儿子为虎作伥,做尽坏事,你们请求从轻发落他,难道要让我徇私情而不顾大义吗?我这就亲自去一趟,亲手杀了他,不然无脸见朝歌父老!”
  石碏的一个老家臣叫獳羊肩,见此情景,说:“您不必发怒,我愿意替您前去办了此事。”
  孺羊肩到陈国处置石厚,石厚还想逃过一死,就说:“我是罪该万死,请将我用囚车载回卫国,见见父亲的面,然后再处死我吧。”孺羊肩说:“我就是奉你父亲的命令,前来处置逆子的。你想见父亲,就让我把你的头带回去见吧。”于是就把石厚杀了。
  左丘明在《左传》中记载了石碏杀子之事,他说:“石碚是个真正的臣子。痛恨州吁,把自己的儿子石厚也牵连进去,所谓‘大义灭亲’,恐怕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从此,就有了“大义灭亲”这个成语。
  ……
展开
目录
总论
建设新“三伦五常”,弘扬中华美德


导言
格言
故事


导言
格言
故事


导言
格言
故事


导言
格言
故事


导言
格言
故事

附录
建设四大人伦节日和七大传统节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